春季灌溉是土地过冬后“喝的第一口水”,对于全年作物生长至关重要。
3月25日,小店区2025年春浇工作启动。该区北格镇郜村的村民们一大早就开始忙着翻地、浇水。“春天浇不好地,一年都没有好收成。”村民郝贵虎说。
“郜村的灌溉水由汾河库水和城市中水组成,通过二级泵站进入郜村农渠,向田间输水。春浇前,我们组织村民清理了农渠,保障输水顺畅。”小店区农田灌溉服务中心主任王培福介绍,“目前,农渠流量大约0.5立方米/秒,预计明天可以达到1立方米/秒,20分钟就可以灌溉1亩地。”
记者了解到,郜村的农渠是近几年新修建的,可以有效提升灌溉效率、节省水资源。郝贵虎说:“用农渠浇地又快又省水。以前村里浇地用土渠,5000多亩地要25天左右才能浇完,现在只需要不到15天。”
除了郜村,小店区各村的春浇工作都在积极展开,各相关部门也行动起来,保障春浇工作顺利进行。
据悉,春浇期间,小店区水务局为村民提供全天候灌溉技术服务。为避免大水漫灌,对灌溉水利设施提前开展拉网式排查,并对引水口、节制闸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调控,及时疏渠堵漏,化解用水矛盾,保证灌溉用水到位。同时,还成立了联合巡查小组,对田间灌水情况进行实地查看,加强对各类退水口节制闸的管理,按片区巡查农灌退水情况,及时制止过度灌溉,并在各村退口处配备流动泵,对农灌积水进行回灌,保障农田灌溉退水不入渠、不入河。
本报实习记者姚雅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