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综合新闻

了解晋阳历史 传承优秀文化

——太原市桃园小学“讲大美山西,育时代新人”活动见闻

  三晋春深,文脉绵长。3月19日午后,太原市桃园小学沐浴在煦暖的春光中,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正在上演。由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公益课堂研学老师白玉开启的《一座晋阳城,半部春秋史》专题讲座,如一把钥匙,为学生们打开了触摸历史脉络的大门。
  据了解,此次讲座是该校组织举办的“讲大美山西,育时代新人”系列活动之一,活动立足课程思政改革方向,通过系统梳理博物馆的文化、山西古建筑的建造智慧和山西名人的精神谱系,将地域文化资源转化为育人素材,以“文化解码+实践体悟”的创新模式,推动思政价值引领与语文核心素养有机融合,使学生在触摸山西文脉的过程中,既提升了知识迁移能力,又建立起对中华文明的深层认同,切实推进了课程内容与育人实践的一体化建设。
  “一座晋阳城,半部春秋史。”当白玉用清亮的嗓音说出这句话时,幻灯片上流转的古城复原图已带着学生们穿越回西周礼乐时代。那些沉睡在考古地层中的陶片、瓦当与城砖,在她生动的讲述中化作鲜活的历史场景,让“三家分晋”等典故不再是课本上的铅字,而成为流淌在血脉里的文化基因。
  “老师,水灌晋阳战役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古城遗址里会有那么多莲花纹瓦当?”随着讲座渐入佳境,面对学生们的提问,白玉化身历史“翻译官”,将专业的考古术语化作孩童能懂的奇妙故事。
  “原来我们每天走过的街道、踩着的土地,藏着这么多故事!”桃园小学三年级五班的一位同学在课后兴奋地说。桃园小学副校长薛丹望着学生们簇拥着晋阳古城考古博物馆工作人员追问的场景,眼中泛起欣慰的波光:“这次讲座有助于学生了解晋阳历史、传承优秀文化,也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种子。”

本报记者王佳 通讯员王丽荣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30期

  • 第2025-03-29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6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4期

  • 第2025-03-23期

  • 第2025-03-22期

  • 第2025-03-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