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税务专刊

阳城:税笔添彩 窑火重燃

  近日,记者走进阳城县旭昇陶瓷科技有限公司琉璃厂区,看见釉色绚丽的珐华器经过窑火淬炼,在展台上熠熠生辉。珐华器作为“山西三宝”之首,其历史可追溯至元代。如何让这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更蓬勃的生命力?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阳城县税务局积极开展非遗护航行动,聚焦传统工艺产业,精准落实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以精细服务与合规引导,为非遗传承注入创新活力与发展底气。
  “先祖卖琉璃瓦时,连乞丐的铜钱都分毫入账,诚信经营是本分。如今,企业享受国家税惠政策,更要把‘笔笔清明、合规经营’的祖训发扬光大。”旭昇陶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省级非遗传承人乔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为更好地服务非遗企业,阳城县税务局组织税务干部成立服务专班,主动对接非遗企业,在落实税费政策的同时,针对企业在政策理解、财务规范,特别是权益性投资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提供前置性辅导和合规指引,并多次上门“把脉问诊”,帮助企业规避潜在风险。
  “乔氏珐华技艺至今已传承七百余年,清代先祖手书的‘三烧三验’祖训——每件器物必经三次烧制、三次质检方可出厂,至今被奉为圭臬。制作珐华,我们看到的是历史的延续,感受到的是文化的温度。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非遗,参与传承。”旭昇陶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乔香平介绍道。
  阳城县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税务部门将持续关注非遗项目传承和发展中的涉税需求,推动税惠红利和精细服务直达非遗工坊,以“真金白银”的减负和“防患未然”的护航,为非遗企业注入发展活力,让税务力量成为擦亮非遗名片的重要支撑。

本报实习记者李京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6-13期

  • 第2025-06-12期

  • 第2025-06-11期

  • 第2025-06-10期

  • 第2025-06-09期

  • 第2025-06-08期

  • 第2025-06-07期

  • 第2025-06-06期

  • 第2025-06-05期

  • 第2025-06-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