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六月,山西汾东杂粮股份有限公司车间里,轰鸣的机器与工人打包作业交织成一片繁忙景象。每天下午3点,3000多单杂粮产品打包码放完毕,从这里发往全国市场。
近几年来,市场对杂粮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企业生产线升级扩容迫在眉睫。“可是资金从哪儿来?”该公司董事长董海兵告诉记者,“去年这时候,我们还在为扩建仓库、升级生产线的资金发愁。”
望着满载货物的货车,他感慨道:“多亏了‘股改贷’,我们需要的资金3天到账,现在生产线升级了,产量也提高了几倍。”
从“不敢贷”到“争相贷”,从“融资难”到“融资畅”,2024年6月,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推出全国首创的“股份制改造企业专项贷款”(以下简称“股改贷”),为我省民营中小企业开辟了一条融资新渠道。如今,“股改贷”已推行一年,为企业带来了哪些变化?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
破局:“股改贷”开辟融资新渠道
“过去想扩大生产规模,但抵押物不足、流程繁琐,银行也不敢贷。”董海兵回忆,“‘股改贷’推出后,我们凭借规范的股份制改造背景和清晰的账务,快速获得低息贷款,建成了智能化仓库,一切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如今,我们的杂粮产品供不应求。”
山西汾东杂粮股份有限公司是太原市近郊杂粮生产品类最多、规模最大的企业,也是一家经营15年的民营企业。前几年,该公司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革。如今,当年的改革让他们具备了申请大额贷款的资格,真真切切享受到了股改带来的红利。
“股改贷”,直指民营企业融资痛点。它针对2017年以来完成规范化股份制改造并获得奖励资金支持的山西民营中小企业,可提供最高达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
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普惠金融部高级经理王承表示:“‘股改贷’最大的特点是授信金额大、配套产品丰富、担保方式以信用为主,相比现有贷款利率,还可适当给予减利优惠。”
记者了解到,由于我省大多数股份制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量身定制了个性化普惠金融服务,比如线上“中银速贷”系列产品、个人线上经营贷款以及线下信用贷、知惠贷、设备更新贷、技改贷、厂房贷等多元化产品,灵活匹配企业的个性化需求。
据统计,截至2025年5月末,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累计投放“股份制改造企业专项贷款”432户次,累计发放贷款金额22.5亿元。其中,2025年当年累计投放户数120户,累计发放贷款6.24亿元,为促进中小微企业规范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贡献了金融智慧和力量。
创新:定制化服务精准滴灌
“‘股改贷’不是‘救急钱’,而是通过金融杠杆推动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作坊式’向现代化蜕变的‘金钥匙’。”省民营经济发展局协调服务处处长王年平的话道出了推出“股改贷”的初衷。
6月25日,在太原龙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智能无人飞行器的拼接生产线高速运转。这家以软件开发和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为主的科技企业,同样靠着500万元“股改贷”,扩建了工厂、增设了生产线、购置了设备,成功研发出一款新的碳纤维骨架+AI芯片无人机。
“去年这个时候,我们还在为500万元的扩建资金发愁。”太原龙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杨沛学告诉记者,“转机出现在2024年6月,当省民营经济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带着中行客户经理上门时,企业刚完成股份制改造。有了贷款,我们就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你看这款无人机,它是碳纤维一体成型的,机舱很轻,便于运输且可折叠,市场需求比较大,客户反馈也好,订单量也多了,公司上下都很有信心。”
记者在采访中留意到,这些申请“股改贷”的企业对未来的发展思路非常清晰:一方面不断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先进生产力取胜市场;另一方面通过提升融资能力,持续发展壮大。
那么,什么样的民营企业可以获得“股改贷”呢?
“产权清晰、资产明确、账务规范、管理科学的优秀民营企业可以获得‘股改贷’。”王年平告诉记者,“我们向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推荐了1500户这类股改企业,银行则开辟绿色通道,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为方便审批,我们还建立了‘股改企业培育库’,每年推动100户以上民企完成规范化股改,为贷款发放提供精准‘白名单’。”
共赢:“股改贷”催生发展新动能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政府“荐优”、银行“输血”的合力下逐步化解。“股改贷”的推广,正在重塑山西民营经济生态。对广大民营企业而言,资金“活水”正转化为强有力的转型动能。
“下一步,我们要把‘股改贷’升级为全周期服务链。”王年平指着墙上的规划图说,“‘股改贷’只是起点,接下来我们还要推出‘小升规贷’‘科创贷’等,让民企从股改到上市的每个阶段都有金融力量一路保驾护航。”
对银行而言,“股改贷”拓展了优质客户群。“股改企业财务透明、管理规范、风险更低,是我们重点扶持的对象。”王承表示,未来将深化“标准化+场景化”服务,推出更多量身定制的新产品,构建全周期金融支持体系。
对政府而言,“股改贷”正成为推动民企高质量发展的“杠杆”。据悉,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计划3年内推动1000户民企完成股改,培育一批现代企业制度优秀企业。“通过股改,企业建立了现代治理结构,银行敢贷、愿贷,形成‘股改—融资—发展—再股改’的良性循环。”王年平说。
对于企业而言,“股改贷”让一些“家族作坊”变成“现代企业”。“现在银行主动找上门,让我们发展的信心更足了。”一位企业负责人坦言。
正如省民营经济发展局负责人所言:“‘股改贷’是一场推动民企‘蝶变’的改革。”在这场政银企三方共赢的实践中,山西民企正以更强劲的动能、更坚定的信心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本报记者郝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