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山西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特刊

李跃祥:改革基因从未改变

  •   1985年7月15日,《山西经济信息报》伴着改革开放的强劲东风,带着为全省改革发展鼓与呼的初心使命,于省城太原破土而出。
      那一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点由农村体制改革开始转向城市体制改革。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方兴未艾。在这历史节点,由省计委、省经委、省财政厅和省技术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山西经济信息报》在山西新闻版图上标定特殊的坐标。
      这份由时任省委副书记王克文题写报头、著名经济学家马洪亲笔书写贺词、时任副省长阎武宏亲拟创刊文章的报纸,从策划筹备之日起,就被寄予厚望、委以重任。
      作为报纸创刊元老之一的李跃祥,回忆起那段鎏金岁月,笑纹里漾着40年前的光影。那时刚大学毕业,他被分配至省技术经济研究中心,不久,便加入报社筹备组。“采访、写稿、画版、跑印刷厂……每出版一期报纸就要带着版样跑印刷厂好几趟。有时为了跟版付印,在印刷厂工作到凌晨,直到新报下机。手捧带墨香的报纸,有一种满满的成就感。”
      1985年8月26日,第一任总编辑高纲纶与社长程在德接过办报大旗,《山西经济信息报》正式更名为《山西经济报》。李跃祥记得,当时,编委会的“顶配”阵容曾让整个省城新闻界瞩目:先后有阎武宏,吴达才、王茂林等多位省级领导担任编委会主任,40多个厅局主要领导担任编委。高规格的编委会,保证了报纸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
      “那个时代,《山西经济报》充满改革锐气和朝气。既报道体制改革,又研究经济动态,努力为省委、省政府决策提供新鲜的新闻实例,常获省领导亲笔批示和表扬肯定。《山西经济报》乃至后来更名的《山西经济日报》,成为省委、省政府领导观察全省经济发展独特的‘窗口’。”
      李跃祥告诉记者,1990年7月15日,《山西经济报》迎来创刊五周年,编辑部举办书画联谊会,时任省领导王森浩、王茂林等题词,时任副省长发来贺信;1992年,报社由原来四个单位主办,增加省政府办公厅作主办单位;1993年,《山西经济报》正式更名为《山西经济日报》,肩负起省政府机关报重任……
      1992年,29岁的李跃祥任副总编辑。2003年调离时,时任常务副总编的他带走一摞报纸和一箱读者来信,这些有温度的文字,与他后来担任《人民代表报》社长兼总编时的履职笔记交织,书写着新闻人的奋斗经历。
      2025年盛夏,《山西经济日报》迎来40岁生日。李跃祥感慨不已:“如今记者用无人机航拍,用大数据分析,采编条件日益更新,但对真相的敬畏,对真实的追求,如同经济报人血液中的改革基因从未改变。”
      李跃祥的奋斗历程与《山西经济日报》的发展方向在几十年间重合,见证了山西经济的腾飞与转型。从创刊之初的艰难探索,到发展过程中的不断革新,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经济报人的心血与智慧。在岁月的长河中,它不仅记录着山西经济的每一次脉动,更为改革发展忠实记录、呐喊助威。
      李跃祥说,岁月淬炼的,不仅是泛黄的报纸,更是“为时代立传”的新闻理想。

    本报记者郝薇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3期

    • 第2025-07-12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 第2025-07-07期

    • 第2025-07-06期

    • 第2025-07-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