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云南昆明,2024中国网络媒体论坛颁奖典礼现场,山西经济日报社、人民摄影报社社长吴登明双手接过沉甸甸的荣誉证书。此次,山西经济日报社选送的《在传统村落里探寻“三晋文脉”》项目获评“全国十大正能量传播案例”,是我省唯一入选作品。
这并非山西经济日报社首次在纪录片领域获奖。2023年,报社拍摄的以“留住记忆、留住乡愁”为主题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系列纪录片,荣获山西新闻奖一等奖。
从省级奖项到国家级荣誉,耀眼的光环背后,是一场深刻的转型探索,更是一次刀刃向内的自我革新。
当全国纸媒在转型浪潮中艰难探索之际,2022年8月,吴登明带领山西经济日报社委会作出关键性决策:举全社之力拍摄中国传统村落纪录片。这一决策基于双重考量:其一,扭转外界对山西“唯煤”的刻板印象,彰显其作为五千年文明厚土的文化底蕴。其二,与其在技术短板处焦虑徘徊,不如将深耕四十载的文字功力转化为影像叙事的独特优势,用文字厚度托举影像表达高度。
经过系统梳理,报社将镜头精准聚焦于山西的核心文化资产——11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居全国首位)与619个中国传统村落(数量领跑北方省份)。随后3年,“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系列纪录片拍摄工作一路向前,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成功实现了关键性转型。
2023年8月,报社启动了“留住记忆、留住乡愁”的姊妹片——“乡村振兴·山西样板”系列纪录片的拍摄工作。“一古一今”的布局,带动报社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随着转型之路持续拓宽,报社的合作与创新项目不断涌现:与山西省铁路护路联防中心合作拍摄《走“晋”传统村落》宣传片,与方山县委宣传部联合制作我省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AI于成龙》……2025年,“2024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AI精品案例”征集展播活动结果出炉,《AI于成龙》入选该活动优秀作品名单,成为我省唯一入选作品。
着眼于未来,报社转型发展的蓝图正勾勒出更富创新力的图景:组建专门技术小组,探索“实景+AI”应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复原历史场景;启动传统村落影像数据库建设,为619个中国传统村落建立系统完善的影像档案,夯实北方汉民族文化基因库的根基……
“当主流媒体人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深耕三晋沃土,那些蕴藏在表里山河间的厚重文化积淀,终将成为激发巨大传播能量的不竭源泉。”吴登明说。值此《山西经济日报》创刊40周年,吴登明展望未来:一代代报人继续以笔为犁、以镜为眼,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初心。报社将以文化传承为基、技术创新为翼,在融合发展中砥砺前行,让主流媒体的声音穿透时空,再创媒体融合的崭新篇章!
本报记者翟步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