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理论·践悟

以民生实践提升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效能的路径研究

——基于山西平榆高速“七星耀通途”党建品牌的实证分析

  

张益青

  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价值传导弱化、实践转化脱节、队伍动能不足等系统性困境。本研究以山西平榆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为案例,通过参与式观察与访谈,深刻解析其“七星耀通途”党建品牌矩阵。研究发现,通过“理论浸润—机制创新—价值共生”三维路径,企业实现了政治信仰的具象化表达、党建与业务的制度化融合、员工认同的情感化建构,形成“立场—能力—方向”三位一体的国企思政工作新范式,为提升思政工作效能困境提供了可复制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

一、“立场—能力—方向”三维创新框架的实践路径

  平榆高速党总支构建“七星耀通途”党建品牌矩阵,以“立场—能力—方向”为核心,将抽象政治要求转化为具体实践:
  (一)立场之答:锚定“人民至上”的价值坐标
  以“平”文化为纽带,将政治信仰转化为可感知的民生实践,构建信仰具象化体系。
  1.理论浸润的场景化创新
  在宝塔山隧道口打造“金句长廊”,精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结合高速公路在乡村振兴中的枢纽作用进行展示;创新“车轮上的党课”,党员养护工以“零下25℃连续除雪48小时”的亲历故事,诠释“守护能源运输通道”的使命。这种“工作场景即课堂”模式,使理论学习覆盖率从68%提升至97%,员工撰写的《雪夜护路手记》等实践感悟汇编成《七星耀通途》案例集。
  2.民生服务的精准化落地
  云竹湖服务区设立“党员民情速递箱”及线上诉求平台,2024年累计响应司乘需求217项,完成充电桩扩容(从8组增至20组)、第三卫生间适老化改造等32项民生工程。针对货运司机“三难”问题,2025年底将建成180㎡标准化司机之家,配备淋浴间、洗衣房及急救箱,日均服务司乘超300人次。
  3.价值认同的情感化共鸣
  以全员抗疫、隧道驻守等真实事件为原型,创作微电影《脊梁》《向我们这样的人》,获省纪委“清风正气”微电影大赛优秀奖;推行“党员先锋岗”可视化工程,84名党员佩戴定制徽章上岗,将服务标准细化为“三米微笑、十五秒应答、首问负责”,使收费窗口满意度从85%提升至98.6%。
  (二)能力之答:构建“党建赋能”的实践范式
  按业务特性将7个党支部打造为“中枢启明星”“智创活力星”“护路安澜星”等子品牌,形成“七星联动、北斗赋能”机制。
  1.技术攻坚的突破性实践
  “智创活力星”支部党员团队创新“平行作业法”,提前60天建成全省首个“油气电醇”综合能源岛,单日最高服务车辆1200台次;盘活闲置土地112亩建设光伏电站,年发电量720万度,减排二氧化碳7300吨,破解“商业运营与工程建设同步推进”的行业难题。
  2.星火链机制的协同化攻坚
  云竹湖服务区改扩建中,3个支部46名党员组成“星火链”突击队,划分5个责任区,签订“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工期零延误”军令状。创新“服务区+文旅”模式,联动云竹湖景区开发“高速+山水游”,建成全省首个服务区直通景区示范工程,预计年接待游客超100万人次,带动周边乡村旅游收入增长40%;同步建成高速公路助农服务集市,帮助沿线农户年销售小米、鸡蛋等土特产。
  3.QC小组的常态化创新
  成立“职工创新工作室”等6个党员QC小组,聚焦养护难题攻关。《提高隧道紧急电话运行完好率》《降低隧道内水成膜灭火装置故障次数》等成果先后获“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交通运输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创新隧道轮廓标清洗装置,获交控集团“五小”创新大赛优秀成果。
  (三)方向之答:校准“跟党奋进”的行动航标
  通过制度创新将党的领导嵌入治理全流程,形成“愿景引领—制度保障—成果共享”闭环机制。
  1.治理体系的规范化建设
  制定《“四化”改革纲要》(管理标准化、职责明确化、指标提升化、人员专业化),将“三重一大”事项党组织前置研究作为刚性制度,2023—2024年审议重大决策46项;接入“高速公路路产保护管理系统”,实现清障作业全程可追溯,救援时长显著缩短;创新“党建+考核”机制,将思政工作成效纳入部门考核,权重占比20%,推动“软任务”转化为“硬指标”。
  2.路域经济的协同化发展
  平遥南服务区联合古城景区设立“高速农特集市”,搭建“农户—收费站—游客”直供链条,推广推光漆器、平遥牛肉等特产,带动200余户农户增收;云竹湖服务区构建“交通枢纽+文旅中心+农产品集散地”复合业态,形成辐射晋中、太原的30分钟经济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产业发展,打造全国交旅融合示范项目。
  3.人才培养的赋能化机制
  实施“双培工程”(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专家),建立“导师带徒”制度,8名党员技术骨干培养23名青年工匠;设立“七星人才库”,按技术、管理、服务维度分类培养,2023年以来4名青年员工晋升中层管理岗位,人才留存率从72%提升至91%。

二、“七星耀通途”党建品牌对国企思政工作的价值赋能

  “七星耀通途”党建品牌通过系统性实践,有效破解了国企思政工作的结构性矛盾:
  ——强化价值传导:场景化理论浸润、精准化民生服务与情感化价值共鸣,使政治话语与员工认知对接,理论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参与”。
  ——促进实践转化:技术攻坚、“星火链”协同等机制,实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消除“两张皮”现象,形成“思政促业务、业务强思政”的良性循环。
  ——激发队伍动能: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了思政工作者专业能力,实践参与增强了员工使命感,激活内生动力,形成“全员参与、共建共享”的工作格局。

三、推广与借鉴意义

  平榆高速模式为国企思政工作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理论框架的普适性:“立场—能力—方向”三位一体范式以“人民至上”为核心,契合新时代国企思政工作要求,为企业明确了工作重点与方向。
  ——实践路径的可复制性:“理论浸润—机制创新—价值共生”三维路径操作性强,其他企业可结合自身场景,在工作中融入理论教育、在业务中创新机制、在服务中凝聚价值。
  ——文化建设的引领性:以“平”文化为纽带的信仰具象化体系,为企业文化与思政工作融合提供新思路,有助于增强员工认同感与归属感。

四、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平榆高速通过“七星耀通途”党建品牌,以民生实践破解了国企思政工作“悬浮化”困境,形成“立场—能力—方向”新范式,实现了政治信仰具象化、党建业务融合化、员工认同情感化。
  研究展望:未来国企思政工作需持续深化“人民至上”理念,应对数字化转型与员工多元诉求等新挑战。平榆高速的实践表明,唯有将思政工作扎根民生实践,才能实现“政治引领力、思想凝聚力、群众组织力”的有机统一,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作者单位:山西平榆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31期

  • 第2025-07-30期

  • 第2025-07-29期

  • 第2025-07-28期

  • 第2025-07-27期

  • 第2025-07-26期

  • 第2025-07-25期

  • 第2025-07-24期

  • 第2025-07-23期

  • 第2025-07-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