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一块牌匾

李文晓

  我正伏案写作,手机突然响了,是轻易不打电话的老主任打过来的。他说近期计划办一件事情,为离开我们县多年的几位老领导送匾。
  送匾这样的事情,现在是越来越少了。前段时间我的公众号《家在山河间》曾刊发过一篇稿子,说的是几个古稀之年的学生,为耄耋之年的老师送匾的事。过去,送一块牌匾是对一个人的极高评价。记得小时候,村人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师送牌匾,人们敲锣打鼓,列着长长的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村里最有号召力,受人敬重的尊长。那块被人抬着的大牌匾,红绸围在周边,中间挽一朵大大的红花,垂下的长长绸带随风飘动,更衬托出那牌匾的庄重。牌匾上的字,被金粉描得闪闪发亮,显得格外醒目。匾额上的词语,须请有造诣的贤达精心拟定。或文雅古朴,或简洁明了,由书法家用心写就,请工匠精工制作。牌匾厚朴精美,文字凝练概括,表达对受匾者的褒奖和赞誉,向世人宣扬其高风亮节,成为人们敬仰效法的榜样。父亲曾说,被人高看,受人敬重,才会承得起一块匾。
  老主任所说的这几位老领导,我与他们都有交往,有的还颇有些缘分。其中有一位离开二十多年的老书记,我和他的初识还有个故事。那年机关在县城边的一条沟里填河滩造地。这条从中条山下来,满是乱石,直奔黄河的深沟,是多少年山洪冲刷形成的泄洪通道。暴雨来时,我曾在这座叫东风大桥上,看到浑浊的洪水咆哮着、裹挟着巨石,轰隆隆滚过大桥宽大的桥洞,那场面非常吓人。但人们的雄心和豪气对这些全不在乎,那开山放炮、浓烟四起,人山人海、红旗飘扬的宏大场面,足以支撑起“改天换地,誓把山河重安排”的无畏勇气。那时,这位老领导还是县长,刚刚由一个平原大县调来我们这个贫困的山区小县。县上的填河滩造地运动已经全面开展,各机关单位、厂矿企业全都分派了造地任务。
  我所在单位是个清水衙门,别的单位有钱有物,挖土运土的镢头、铁锨、土筐,甚至小平车等工具一应俱有。我们只能从家里扛一把铁锨,有的人啥也没有,只能两手空空来到工地。无奈,领导让我这个办公室跑腿的写个报告,去向这位新县长要点购买工具的经费。谁知他竟然不给批,说大会上讲了,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任务。当时的我年轻气盛,就说,总不能让人用两只手去挖土吧!我这没轻没重的话,一下把他噎住了。正僵在那里,有人进来,我便气哼哼的,一扭身就走了。
  后来,他由前面的行政旧楼进入后边的县委大楼,由县长荣升全县的最高首长——县委书记。而我竟然鬼使神差被他调到身边。我的心中即使有太多的不愿意,但架不住他亲自谈话,最终还是乖乖的被套上了牛套项,熬值班,爬格子,批文件,直到他离开我还在这里,一干就干了好多年。此后的我,早没有了怨气。因为和已调离的老领导相比,平凡踏实的工作与场面上的风起云涌,让人经受了历练,凭添了阅历,开阔了视野,从而减少了心理上的纠结与人生的磋磨,这也许就是一种成长,或许也是另一种安逸。
  后来我们还是想方设法勉强完成了县上下达的任务,当然不是用手挖土。县直机关干部辛辛苦苦奋战了几个月,抵不住一场山洪,那些石头砌成的围埝,用山上炸下来的生土垫出的薄田。还有花费巨大人力物力筑成的改道河堤,全都被冲得一塌糊涂,河滩又恢复了满是石头的旧模样。
  我们的汽车装载着给这位老领导的牌匾,上了中条山,直奔运城。大雾迷漫,群山被淹入茫茫雾海,能见度只有十几米。汽车如蜗牛般在盘山公路上缓慢爬行。我们从部官塬面进入山区,这条沿山公路蜿蜒曲折,牵引贯通好几个乡镇,左手是杜马乡,右手是张店镇。这几位老领导都曾在这条沿山公路上奔波,有的在这里带领群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有的在这里的山下部署种植果林,发展果林经济。正因为他们立足平陆山多沟多的实际,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才换来了如今古虞大地的绿如海,果满山,百姓逐步走出贫困,迈入小康的好日子。
  汽车在浓雾中谨慎攀爬,以往晴朗大山的秀丽风光全都看不见了。在这山高道路曲折的大山里行走,稍不留神就有跌入悬崖的危险,大家都屏住呼吸,一声不吭,紧张的情形给车内营造了压抑的氛围。可能是要打破沉闷,大家开始说话。有人说,咱们这位老领导当年调整干部,那是真正的公正公平用人,随口就说了一串老实人被提拔的名字。
  几个人在车里谈论着,也由衷的赞叹着。说话间,汽车又翻过了一道岭,向迷雾更重更高的山顶爬去。又有人提了一个话头:还记得那年这山上森林着火吗?我的脑海不由浮现出一组画面:漆黑的夜晚,山火在林坡熊熊燃烧。风助火势,火借风威,不断在山谷蔓延。老领导镇定自若,手举电喇叭,对临时组成的指挥部人员发出一道道指令。扑火突击队、隔离带砍伐队、物资运输队、医疗救护队,这些队伍职责明确,有力配合,紧张而有序地与山火作顽强的斗争。消防队员肩扛灭火器冲进火海,围追堵截;更多的人挥舞扫帚、树枝,拿着铁锨、镢头,投入战斗。经过一个昼夜的奋战,当一轮红日从东方跃出,大火终于被扑灭了。老领导以往那一丝不乱的头发,早已凌乱不堪,那件绿大衣肩头落满烟灰。白净的面庞,被山火炙烤,熏得黑一块红一块,脸上手上有几处都蜕了皮。
  我们的汽车终于走出重重浓雾,下山进入高速公路。眼前豁然开朗,一片光明。汽车开始加快速度,车上的这块牌匾被小心护着,继续向运城市区开进。这条高速路,我和老领导相随不知道跑过多少次。到市里开会,去省争取项目,上京城汇报,那些年忙碌而充实,辛苦且快乐。全省基层党建先进县的荣誉,“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京城回访的广泛影响,县东沿黄公路全线开通,百所教学楼建立……全县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闲暇的日子里,时常回忆职场上的许多人与事。那些年的风风雨雨,曲曲折折,时常在我的眼前浮现。有辛勤的付出,有收获的欣慰;有事务的繁杂,有艰难的应对;有不解的疑惑,有不甘的眼泪……在那些漫长的日子里,一天天的成长,一步步的成熟,看淡了许多事,也沉静了一度浮躁的心。
  我们抬着牌匾,朝他家走去。虽无锣鼓喧天,也无长长队列,但大家的心里充满了庄重的崇敬之感。牌匾上书写着四个刚柔相济的大字:忠勤持正。
  (作者单位:平陆县交通运输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