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家居装饰的时代气息发生变化,年画渐渐地淡出了人的视线,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然而,盼年画、买年画、贴年画、看年画却是我童年记忆里一个美丽的符号。
儿时,真盼着过年啊!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贫乏的年代,过年不仅意味着有零食、新衣,年画更是给童年岁月平添了许多快乐、许多希冀。
到了年根儿,供销社的货架就拉上了道道细绳,悬挂起各种色彩鲜艳、内容鲜活的年画。每种年画的左下角都写有编号,人们可以根据其号码来进行采购。
记忆初始,年画题材单一,几乎都是领袖画像、革命样板戏剧照和歌颂祖国山河的画面。在脑海中烙印深的是《毛主席去安源》和一大张上面又划分为八个小画面,每个小画面下还有文字
说明的《智取威虎山》剧照。后来,年画的制作工艺越来越精致,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戏剧照片、山水鸟鱼、梅兰竹菊、影视明星等,线条明快、形象逼真、惟妙惟肖,让人爱不释手。
学校放了寒假,无所事事的我在家里闲不住,便和同学一起逛供销社。为了买到更多更好看的年画,甚至不辞劳苦步行到十里外的乡供销社去买。其实,身上也没几个钱,只不过是图热闹,穷开心而已。站在那花花绿绿的年画前,仰起自己稚嫩的小脸,看得眼花缭乱,脖子发酸,仍然热情不减,乐此不疲。我仰着面孔,目不暇接地看了半天,看哪张都漂亮,哪张都喜欢,就是囊中羞涩,父母给我买年画的钱也是有限的,必须精打细算,优中选优。东挑西拣,选了几张家人喜闻乐见的吉祥喜庆年画,再想选择已没有钱了,只好恋恋不舍地打道回府。
大年三十,房屋院落打扫干净,心急火燎地熬好面糊,欢天喜地贴年画。全家一片喜气洋洋,渲染了满心的温情与喜庆。母亲负责协调画的位置,什么样的年画贴在什么地方,总要比划一阵子,才能选择好合适的位置。一人张贴年画,一家人指手画脚,看歪不歪、正不正,“天头地脚”够不够。年画一贴,浓浓的油墨之香,沁人心脾,斑驳的砖墙顿时亮丽起来,洋溢起新春的气息。
年画寄托了我年少时的快乐和幸福,丰富了童年生活的情趣,更承载了我的憧憬和希望。那时,没有电视,没有网络,获取文化营养的载体少,年画所饱含的浓厚时代韵味和文化气息,让懵然无知的我情有独钟,大开眼界。无论去小朋友家玩耍,或去亲戚家做客,我都痴迷于墙上那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画面。在赏年画、读年画中,我了解和感悟到了许多戏曲知识、历史知识、人物典故,得到了淳朴的文化启蒙,获益匪浅。
年少情怀,总是难忘。年画,在我的记忆长河中,总能轻盈地泛起浪花一朵。
(作者单位:省公路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