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号声嘹亮

孔令雯

  •   说起号声,你最先能想到的是什么?是否有倾听过或感受到那前进的号角呢?
      是的,很荣幸,作为一名军属,在家属院的日子里,时常能听到那阵阵嘹亮的军号声。
      在这里,晨由号声唤醒,暮被号音催寝。从起床号、休息号,到集合号、开饭号……这些行动均由号声传达着,每当听到那高亢、激扬、气势磅礴“嘀嘀哒哒”的军号声,就能感受到内心无比激情澎湃、斗志昂扬。
      起初,我是大体从时间上,来判断此刻响起的军号声是做什么的。在我的爱人因工意外受伤,卧床休养的那段时间里,伴随着他的讲解,渐渐的我好像也能分辨出各类军号声的不同之处。集合号急促奔放,宛如高山飞瀑;休息号舒缓悠长,恰似叮咚泉水;开饭号轻快惬意,如同儿时母亲的声声呼唤;熄灯号低徊柔肠,仿佛一首温馨的催眠曲。要说我最喜欢听到的,当属于那集合号,它的声音充满了活力,朝气蓬勃、奋发向上,唤醒着我生命里的每一天,激励着我勇往直前。
      嘹亮的军号声耳畔回响,我不由地回想起一部微电影《号声嘹亮》,这部影片我反复看了很多遍,那名“司号员”老革命军人和“鼓号手”少先队员的一场鲜活对话,让我热泪盈眶、深受震撼,久久不能平静。
      影片中,老革命军人章爷爷以浑厚而低沉的嗓音,与小男孩对讲到:“在战场上,我这号声一响,战友们就得冲啊,那冲到前面的是什么呀,子弹、炮弹、手榴弹,这么长的刺刀,他们不怕吗?怕,可这号一响他们就敢冲,可冲出去的多,回来的呀,没几个……”
      此时此刻,我感受到,那号声里,是崇高的信念!冲锋号一响,无论前方是枪林弹雨还是刀山火海,也挡不住革命先辈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步伐,为了建立心中伟大的新中国,而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影片中,当小男孩去捡掉落的号子,不经意间摸到革命老军人章爷爷的假肢时,被深深的震撼了。那个场景里,被震撼的不止那个孩子,还有我。老军人的腿是在战争中失去的,而那名老军人只是感慨到:我比他们幸运多了。小男孩疑惑章爷爷拿出来的军号连按键都没有,肯定没他的号吹出来的好听,老军人后面感伤地说道:“只可惜,这辈子他们再也听不到了,他们哪里知道啊,现在的号,听了,再也不用拼命了,就只是好听”。当小男孩情绪低落地说章爷爷还是不愿听他吹号时,章爷爷的一句:“我不是不想,我是不敢。你吹的越好听,我怕我越难受”。
      此时此刻,我感受到,那号声里,是深切的缅怀!老军人不敢听号声,怕的是触景生情,号声一响,当年战友们冲锋陷阵的画面便会出现在老军人的脑海里;怕的是止不住对战友的思念,在冲锋号中,许多战友都长眠在了那片热爱的土地……
      影片的最后,夕阳的余晖下,男孩屹立在岩石上,昂首挺胸为烈士们吹奏《我和我的祖国》,霎那间热血沸腾,冲锋的画面与现实交叠,章爷爷看向牺牲的战友们,眼神湿润而坚定,再次向他们敬礼。
      此时此刻,我感受到那号声里是热血的传承。号声,如同那军旗上永不褪色的闪闪金星,穿越时空的硝烟,秉承着一代代初心不变、矢志不渝的奋进精神,激起着一腔腔逢敌必战、殊死决斗的亮剑精神,激荡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下的万里山河……
      你听,那前进的号角已再次吹响。党的二十大,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民族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五月的河东大地,天蓝水碧,风和日丽。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运城,进博物馆、看盐湖,深情嘱托,殷切期望,又为我们吹响了前进的号角,令人倍感欣喜振奋。我们将牢记嘱托,不负期许,传承好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之光,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强国伟业多做贡献。
      伴随着那嘹亮的号声,党用伟大奋斗创造了百年伟业,也一定能用新的伟大奋斗创造新的伟业。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我们应当秉承革命先烈们对党、对人民的忠诚,努力用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新的蓝图新的擘画!新的征程新的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一定会听从党的领导,积极响应新时代的号召,努力提高工作本领,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交通强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单位:长直公路超限检测站)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22期

    • 第2023-06-15期

    • 第2023-06-08期

    • 第2023-06-01期

    • 第2023-05-25期

    • 第2023-05-18期

    • 第2023-05-11期

    • 第2023-05-06期

    • 第2023-05-04期

    • 第2023-04-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