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宁夏散记

刘东霞

  •   西夏是我国十一世纪初以党项羌族为主体建立的封建王朝,在历史上存在了190年,经历10代皇帝,其统治范围大致在今宁夏、甘肃,内蒙古、陕西、青海、新疆及蒙古共和国的广大地区。
      西夏陵是西夏王朝的皇家陵园,位于宁夏银川市西郊约35公里的贺兰山东麓中段。西夏王陵是似黄土丘一般凸起的王陵,经千年不倒。在方圆53平方公里的陵区内,九座帝陵布列有序,253座陪葬墓星罗棋布,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景区入口处,两侧用西夏文写着“西夏王陵”四个字,入口的两边各有一只石狮蹲踞。到了西夏王陵遗址,我们就站在贺兰山脚下,贺兰山的崇山峻岭减弱了季风与风沙对宁夏银川平原的侵袭,它像伟岸的男子汉爱护家人一样守护宁夏银川平原,因此贺兰山也被宁夏人亲切地称为“父亲山”,历代中原王朝将贺兰山作为镇守与进攻的要地,素有“中卫屏障、河陇咽喉”之称。
      离开西夏王陵,我们来到西夏史话艺术博物馆,这里展览的是西夏王朝期间发生的各种战争、党项羌族生活图景等等的塑像艺术。经过一段小路就是西夏碑林,碑林数量并不多,但造型设计不落俗套,不拘一格,或祥云式、或双头兽式、或牛头鼓面式、或须弥座式、或人像碑式,石料有青石的和砖砌的,碑文有西夏文和汉文两种文字对照。
      距银川市中心32公里,是我国目前唯一以回族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区——中华回乡文化园,入口大厅墙上,挂着显眼的红底白字标语“传承中华文明,弘扬回族文化”。园区包括回族博物馆、金色礼仪大殿、回族民俗村、阿依莎宫、曼苏尔宫等景点,各个建筑风格各异,互为呼应,高低起伏,错落有致,是一个集中展示伊斯兰建筑文化、礼仪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农耕和商贸文化结合性的民俗文化园区,曾入围“神奇西北100景”。一幕幕内涵深刻的文化景象无不令人为博大精深的回族民俗文化所震撼。特别是金色礼仪大殿,大殿的四壁布满了精美绝伦的绘画,金黄色的圆形穹顶金碧辉煌,耀眼夺目,营造出一种神秘的、祥和的意境。在西北特有的蔚蓝色天空映衬下,更显独特魅力。
      黄沙大漠是内蒙古沙漠的向南延伸,在宁夏的西南方向。沙坡头就位于这里。在这里我们骑着骆驼,随驼队行进在沙漠中感受沙漠的热情,起伏不定的沙丘浩瀚无垠,绵延不绝地向大漠深处伸展。沙漠的壮观不身临其境就不足以领略,驼队传来的铃声仿佛诉说着古丝绸之路的艰辛与繁忙。我们一干人马统一坐扶梯到达沙坡上面,这一刻,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大沙漠就尽收眼底,脚下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呈S形状、缓缓流淌的黄河,一边是绿地和青山,另一边是陡峭的沙漠。不远处平台上竖着王维雕像,他双目炯炯有神,直视前方,右手拿一管毛笔,似乎在旁边的巨石上刚刚写下“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磅礴诗句,那表情颇
      自豪、坚毅和自信。我们站在王维雕像身旁,像他一样眺望远方。在沙坡头高处顺着沙坡滑下。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滑沙。看着一个个人往下滑,也有半路滑翻的,担心若自己半坡道上滑翻怎么办。其实,工作人员给每个人讲解得很详细,你只要按讲解的要求做,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我想,每一位第一次参与者总会如我一样杞人忧天吧。
      宁夏北部的石嘴山沙湖景区,这里被誉为“世间少有的文化旅游胜地”。景区有国际沙雕园、毛主席像章馆、农垦博物馆、湿地博物馆、沙湖鸟岛等。我们在景区入口乘船进入碧波荡漾的沙湖,湖中小岛上团团簇簇的乳白色的芦花随风摇曳,不远处的湖面上有几只野鸭在嬉水,好一派江南水乡之美。难怪有歌词如此赞叹:“金绸子沙滩,银绸子水,谁不说咱宁夏沙湖美。塞上的风光,江南的景,人在沙湖不思归……”这个沙湖是鸟的天堂、鱼的世界、更是旅游者的乐园。
      来到宁夏,当然少不了要光临广为人知的镇北堡西部影视城和“老银川一条街”,这里再现了上世纪银川市的生活风貌,繁繁杂杂,琳琅满目,捏面人、皮影、糖画、草编、泥塑、剪纸、活字印刷、烫画、布艺、刺绣、杂耍等各式各样的民间手艺作坊及民间艺术展,邮局、老戏台、老银川汽车站、张贤亮书法展、万象书屋、银川市历史展、照相馆、马鸿逵官邸等,真是一本银川市鲜活的历史书籍呈现。据资料介绍,张贤亮1955年来到宁夏,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如今的西部影城和“老银川一条街”基本上是张贤亮的立体文学作品。他将文学的想象力和构思铺写在这块大地上,给这块土地带来巨大的文化产业经济效益。迄今为止,这里已拍摄了获得国际、国内大奖的《牧马人》《红高粱》《黄河谣》《黄河绝恋》《老人与狗》,以及著名影视片《大话西游》《新龙门客栈》《逆水寒》《独行侍卫》《大敦煌》《火舞黄沙》《乔家大院》《老柿子树》等近百部影视剧。镇北堡西部影城“借影视艺术之体,还民俗文化之魂”,再现了祖先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游乐方式,在中国众多的影视城中以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为特色,在此摄制的影片之多,升起的明星之多,获得的国际、国内影视大奖之多,皆为中国各地影视城之冠,所以有“中国电影从这里走向世界”的美誉。又因古堡的地貌和影城内部场景代表了旧中国西北地区的乡镇风情,故被誉为“中国一绝·西北大观”。它是融合了历史遗迹的人文景观与现代影视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到了宁夏,自然不得不提枸杞。宁夏又称“枸杞之乡”。种植枸杞有五百多年历史,曾在明朝时作为“贡品”。全区种植枸杞有数十万亩,精深加工产品有好几大类近百余种,实现产业链产值数百亿元。在银川的街头漫步,到处见售枸杞的,小店小铺超市商场等,枸杞的价格不等,几块、几十块、几百块的都有。枸杞又称“枸杞子”,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被列为上品,称其为“久服轻身不老、耐寒暑”,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有延缓衰老的功效。
      在宁夏一路走来,我们还乘坐了古老的交通工具羊皮筏。乘着羊皮筏穿行在景区,仿佛回到久远的过去,热情的车夫给我们唱起了民歌,歌声高亢中透出豪爽与淳朴……
      几天的游玩,每天都会品尝到宁夏的美食。宁夏美食历史悠久,有强烈的西北地方特色,少了羊肉与面则不成为宁夏美食,有清蒸羊羔肉、烩羊杂碎、手抓羊肉、烤羊排、红柳羊肉串等,将羊肉与各种面食搭配更是花样层出不穷。羊肉搓面、燕面揉揉、蒿子面、羊肉臊子面等。吃了宁夏路边饭店的美食,让我忘不了宁夏的乡土风味,因为那留存于唇齿之间的美味让人回味无穷。
      宁夏之行即将结束,但这里的风土人情、美景美食却依然让我难以忘怀。欢聚在宁夏,感受在宁夏,“宁”静致远,华“夏”永安。美丽的宁夏,神奇的宁夏,宛如塞上江南,给人留下别样印象。今天的宁夏正以它气势恢宏、勃勃生机的姿态迎接四面八方的游客。

      (作者单位:晋城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9-20期

    • 第2024-09-12期

    • 第2024-09-05期

    • 第2024-08-29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15期

    • 第2024-08-08期

    • 第2024-08-01期

    • 第2024-07-25期

    • 第2024-07-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