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文苑

红叶满山

李文晓

  •   金秋的中条山脉,一座座山峦,一道道峻岭,一条条沟壑,一面面高坡,伴着母亲河不绝的涛声,在蓝天、白云的辉映下,风吹日照,枝动叶摇,风霜携了无尽的染料,肆意挥洒,红了枝头,红了山坡,红了天,红了地,到处都是红彤彤的。满山的黄栌树,还有那夹杂其间的柿树、枫树、野槭等,都如火似锦,极为壮美。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走进山乡里,徜徉树林间,漫步红叶中,更有那些“车览一族”,行驶在山间柏油路上,体验着人在车中坐、车在画中游的美妙感受。
      十月的一天,我们有幸陪同王老来看红叶。从通往东山的省道往北一拐,在坡底乡界入口,汽车爬上山顶,沿着弯曲的公路,一直往北开,路面越来越狭窄,坡陡弯急,不熟悉道路,没有一定的驾驶水平,面对如此路况,恐怕心会慌,手会抖。王老说,当年在中条山从事革命活动,哪有一条像样的路,全凭两条腿,翻山越岭,爬坎过沟,他的家就在这山里,革命的火种在这里播下,抗日的烽火在这里燃烧。在参加完国庆有关纪念活动后,王老回到阔别多年的老家。想念故土,怀念战友,是萦绕在王老胸中的情愫。他不顾年迈,和我们一起观赏故乡的红叶,追忆曾经的斗争。隔着车窗,王老目不转睛地盯着车外的美景。
      深秋的山里,经霜的树叶更红了。那春夏的满树繁华落尽,每个枝条上都挂满一簇簇、一丛丛火红的叶子,把荒坡野岭全都点燃起来。放眼望去,如一团火,在山谷
      间烈焰般地燃烧着。走进这火红的世界,体验秋景带给你的感受,不禁怦然心动,周身鼓起新的希望,仿佛有一个声音在说:只要心中充满希望,就会有无穷的动力,生命就能通红如火。试想,这些生长在山峦间的树木,从春夏的青翠嫩绿,到金秋的橙黄碧透,所有的叶子,似乎把蓄满了春的生机,夏的炽热,秋的凝炼,全都积攒在这冬的当口,做一次年终的最后告别,把所有的能量都凝结在这一时刻,像划过夜空的流星,给你留下最 耀眼、最灿烂、最红艳的印记。
      汽车停在一个叫冯家洼的小山村。王老执意要下来,想在山间的小路上走一走。顺着这条小路,王老边走边讲,向我们介绍当年和日本鬼子打游击的情形。这一个沟岔,他们曾经打过埋伏;那一面山坡,他们曾经拼过刺刀;耸立的高崖下面有几孔窑洞,虽已坍塌,依稀可见旧时模样,是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翻过山梁的一个陡峭处,王老说在这里和日军打过仗。那是几个从前面村子扫荡返回的鬼子,被他们在此打了伏击。再翻过一条沟,他们在那里处决了好几个罪大恶极的土匪头子。
      王老90多岁了,身体还算硬朗。但毕竟上了年纪,在一条通往前面高山的小路口,王老说,我走不动了,你们继续往上爬吧!我看见这条被红叶掩映着的小路,曲曲弯弯,消失在红色的丛林中,那林深处不时传来不知名的鸟叫声,地下已经有不少人走过,被踏平的路面上,留下一些模糊的脚印。前面的红叶应该更红吧!被美好的风景吸引,我们循路继续前行。
      对于秋天,历代文人的笔下,总是写满惆怅,颇多寂寥。看看满目的秋景,黄叶飘落,草枯鸟绝,不免产生悲凉之感。这不由使我想起一句哲人的话,人世间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如果拿这句话来形容秋天的美,在萧瑟的寒风中,不是没有美好的东西可以寻觅,而是缺少发现美好的心灵。秋天里,偶尔的一簇红,会使你眼前一亮,待置身其中,便会沉浸在红色的海洋里。阵阵秋风吹过,片片红叶相拥,叶片之间传出沙沙声响,像在说着悄悄话;张张红叶相牵,片片相互交叉,随风摇动,又像在醉心舞蹈。深入这浩瀚的红色海洋里,你会完全忘记已是霜降寒凉的时节,你会被这火红景色所感染,忘却它带给你的冷意,浑身便热烈起来。只要你怀着一番思绪走进它,深入它,都会激情澎湃,热血沸腾,沉醉在它的怀抱里。
      在大自然面前,一切都显得那么脆弱,当然也包括这漫天的红叶。我信手拈来一片红彤彤的叶子,仔细端详,单薄而透亮的叶片,叶脉清晰而细微,静静地在我的手心安卧,像一个睡美人,娇丽而柔美,无言而多情,让人生出许多遐想。走过落叶如丹霞、山花溢清香的山间小路,眼前一片叠着一片的红叶,让你不忍下脚,只怕踩痛了它们。满树的红色,让你有张开双臂尽情拥抱这世界的欲望。如果你不能拥抱它,那就让它们在这秋阳、秋风搭起的舞台上尽情飞翔吧!去炫耀它们最美的风姿,释放它们最后的炫丽吧!这真是一个令人心仪的秋天。
      每年都来这里看红叶,总觉得这里的山和别处的山相比,太小了,太没名气了,似乎只有北京的香山才“高大上”。其实,中条山的红叶才最为朴实、凝重,一棵棵山树,长满或疏或密的树叶,一片片叶儿,呈现出普普通通的椭圆,边齿也没有特别之处,但更见其平凡本色。它们屹立高山,遍布荒野,咬定瘠薄山地,吸纳石髓岩液,长得葱郁秀美,静和素雅,不浮不躁,耐得住寂寞。秋光一照,秋风一吹,便红得妩媚迷人。
      这次与王老随行,看家乡的山川,家乡的红叶,才真正改变了过去的想法,觉得以前太浅薄了。特别是听王老讲述当年的战斗故事,想象着曾经弥漫的硝烟,别有一番感慨。我们攀爬着走出密林,来到一处高地,眼前豁然开朗,山岭沟壑尽在脚下,山坡林木一派繁茂,林林总总,红叶满目。秋风吹来,片片红叶毅然决然地与母树告别,默默投入大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何等的壮美,何等的无私,何等的慷慨。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当年的悲壮场景——英勇的战士在枪林弹雨中倒下,鲜血淋漓,染红了草地,染红了树木,染红了大地,染红了整个世界……
      风在山间流动,树身摇曳,枝桠婆娑,叶片飘飞,多情的丹红落在我的头上和肩上,眼前的景色,像飞絮翩跹,上演着自然界美轮美奂的剧目。我静静地观望着,欣赏着,没有悲伤,没有孤独,只有牵挂,只有赞颂,这真是一片令人沉思的秋色。
      树叶为什么到了秋天才会变红呢?原来,黄栌和枫叶一样,叶子里含有一种叫花青素的物质,到了秋天,叶青素、叶黄素会随着温度和阳光的变化减少,而身体里的花青素就会迅速占领阵地,因此才造就了树叶的“姹紫嫣红”。
      历代文人描写红叶的诗作俯拾皆是,最著名的当属晚唐诗人杜牧的“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以清丽动人的笔墨,描写了一幅云绕山峦,枫染峻岭,夕阳和红叶相映成趣的晚秋画卷,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绝唱。
      每当满山红叶时,我总会与大山和红叶不期而遇。不知道是我为它送去最后一次亲近,还是它向我做来年再见的告别,看到这火红的叶子,就感到心灵上得到了慰籍。可想而知,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先贤英烈,为了脚下这块神奇的土地,为了心中崇高的理想,望着满山红叶会发出什么样的感慨。他们的心思我们无从猜到,可我在想,为什么人们这么喜欢红叶呢?这一片片红叶,被秋风掠过,变成了浅红、大红、紫红,极尽寒霜渲染的壮美。它又是那么轻柔,风一刮便满地飘飞,但却坚守着红色的信念,坚守着固有的本色,我不由得对它肃然起敬。它飘落大地,回归母亲,你以为它从此消失了吗?不,到了来年,它仍会挺立枝头,染红我们的世界。
      走出树林,路旁开满了一簇簇山花,黄的、红的、粉的、白的,有野菊、蒲公英、牵牛花,还有好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它们和红叶共同装点着秋天的美景,是大山特有的美,但和壮丽的红叶相比,山花显得浅淡了些。那成团成片的红叶,不知要比这些自以为是、争娇斗艳的花儿壮观豪迈、大气磅礴多少倍。红叶的美更多表现在平凡而优雅,美丽而谦逊上面,虽身处高枝,也愿化为泥土,虽“人微言轻”却“不甘寂寞”,这不正是做人的准则吗?
      霜重色愈浓。深秋里,让我们去看看那弥漫着暖意又绚烂夺目的红叶吧!愿我们的人生,似这满山红叶一样炽热、艳丽,尽情绽放青春的火焰,涌起势不可挡、永不停歇的生命浪潮。

    (作者单位:平陆县交通运输局)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17期

    • 第2024-10-10期

    • 第2024-09-26期

    • 第2024-09-20期

    • 第2024-09-12期

    • 第2024-09-05期

    • 第2024-08-29期

    • 第2024-08-22期

    • 第2024-08-15期

    • 第2024-08-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