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已过,“惊蛰”未至。我站在太岳山腰的高速上,望着远处层层叠叠的山峦,忽然想起老家河南的平原。此时的老家,麦苗该返青了吧?记得小时候,父亲总说:“雨水麦起身,一刻值千金。”那绿油油的麦田,像一块巨大的翡翠,在春风中泛起涟漪。
太岳山的春天来得晚。山下春意已至,山上却还留着冬的余韵。松柏依然苍翠,只是枝头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工友们说,要等到三月中旬,山桃花才会开。我不禁想起白居易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太岳山,倒像是把春天藏在了山坳里,迟迟不肯拿出来。
清晨,我被一阵清脆的鸟鸣声唤醒。推开窗户,一只黄鹂正在对面的槐树上跳跃。它通体金黄,像一团跳动的火焰,在晨光中格外耀眼。这让我想起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只是这里的柳树还未抽芽。黄鹂的叫声清脆悦耳,仿佛在催促春天快些到来。
高速上,工友们忙碌着。为边坡加固,为路面修补,为排水疏通,为即将到来的雨季做准备。虽然春寒料峭,但大家干得热火朝天。
午休时分,我出来散步。忽然听见远处传来“布谷、布谷”的叫声,是杜鹃!这声音让我心头一热。在老家,杜鹃叫意味着春耕开始。父亲常说:“杜鹃叫,种谷稻。”虽然这里不种水稻,但这熟悉的叫声,依然让我感到亲切。杜鹃的叫声由远及近,又渐渐远去,像是在催促着山里的春天。
山坡上,野花零星地开着。紫色的地丁、黄色的蒲公英,虽然不起眼,却倔强地绽放着。这让我想起老家的麦田,此时的麦苗应该已经长到一拃多高了。记得小时候,我总喜欢躺在麦田里,闻着青草的香气,听着蜜蜂的嗡嗡声。现在的我,却在这太岳山上,守护着另一条“麦田”——这条蜿蜒的祁临高速公路。
傍晚,山风渐起。楼顶的旗子猎猎作响,远处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苍茫。“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太岳山虽不及敬亭山有名,但在我眼中,它同样令人心醉。山间的松涛阵阵,像是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
夜幕降临,工友们回到住处,围坐在一起。老李讲起了他年轻时在太行山修路的故事,说那时候条件艰苦,但大家干劲十足。听着他的讲述,我忽然觉得,我们这些养护工人,不也是春天的使者吗?我们修路架桥,让天堑变通途,不也是在为大地编织春天的锦绣吗?
躺在床上,听着山风呼啸,我久久不能入睡。想起白天看到的黄鹂、听到的杜鹃,想起老家的种种,想起工地上忙碌的身影。这太岳山的春天,虽然来得晚,却别有一番韵味。它不像平原的春天那样热烈奔放,而是像一位羞涩的姑娘,慢慢地揭开面纱。
忽然,我听见窗外传来淅淅沥沥的声音。起身一看,竟是春雨!细细的雨丝在夜色中飘洒,像是春天的信使,轻轻地叩打着窗户。我连忙披衣出门,站在雨中。春雨落在脸上,凉丝丝的,带着泥土的芬芳。“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虽然这里不是长安街,但这春雨的温柔,却是一样的。
雨中的太岳山,显得格外静谧。远处的山峰若隐若现,像是披上了一层轻纱。近处的松树在雨中挺立,针叶上挂满了晶莹的水珠。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这香气,亲润着麦苗,融了春寒,消了困倦。
回到宿舍,我辗转反侧。春雨敲打着屋顶,像是大自然的摇篮曲。我忽然明白,春天不仅仅是一个季节,更是一种希望。无论是在平原还是山区,无论是在麦田还是工地,春天都带来了新的生机。我们这些养护工人,虽然不能像农民一样播种收获,但我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大地增添春色。
想着想着,我渐渐进入梦乡。梦里,我看见了漫山遍野的山桃花,看见了金黄的麦浪,看见了忙碌的工友们。黄鹂在枝头歌唱,杜鹃在山谷回响,春雨滋润着大地,万物都在春天里苏醒。
这就是太岳山的春天,来得晚,却来得热烈。它让我想起了老家的麦田,也让我爱上了这片土地。作为一名高速养护人,我深知,我们的工作就像春天的使者,为大地带来生机,为人们带来希望。在这春回大地的时节,我愿与太岳山一起,迎接每一个崭新的春天。
(作者单位:山西交控养护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