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太原公路分局以全省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引,紧紧围绕省局“12338”任务要求,以“建设人民满意交通”为目标,通过“五个加强、三个提升、三个发力”的有力举措,抢抓春季养护黄金期,统筹推进路况升级、环境提质、安全护航三大行动,全力打造高品质公路通行环境,奏响公路养护“春之序曲”。
精准养护强根基
路况水平再进阶
分局始终将路况提升作为工作核心,锚定PQI值和有效修补率两项关键指标,构建起科学完善的“排查—分析—处置”全链条养护体系。一是病害“精准画像”。组织专业技术力量,对管养路段开展拉网式排查,建立精细化病害台账,实现对病害点位精准管理,为后续养护工作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二是方案“量体裁衣”。在掌握病害数据后,运用科学手段深入分析路况数据,制定《国省干线公路路况分析报告》,明确“一路一策”针对性处置方案,将路况提升目标细化分解至各公路段、路线及具体点位,确保养护工作有的放矢。三是养护“靶向治疗”。综合运用灌缝、贴缝、刷油、修补坑槽、铣刨加铺等养护工艺,针对路面病害实施“小伤口早处理、大病害精修复”,通过对局部病害的精准治理,带动整个路况的全面提升。一季度,累计完成灌缝38.6万米、修补坑槽285平方米、路面刷油523平方米,路面PQI值达91.66,优良路率99.35%,有效修补率97.81%,为全年路况提升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路域焕新提颜值
生态人文共融合
为全面提升太原境内国省道管养路段品质与形象,分局以“畅安舒美”为标准,积极开展路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实现“环境美、秩序优、服务暖”的目标。
清洁行动全覆盖。实施“机械清扫+人工拾捡”立体作业,加大公路清扫力度,及时清理路面垃圾、抛洒物及障碍物。一季度累计清扫路面541.5万平方米,清理垃圾、堆砌物148吨,疏通边沟109公里。同时,大力整治涉路乱象,劝离摆摊设点、清理乱堆乱放、拆除违规搭建,使路容路貌焕然一新。
设施维护精雕琢。对沿线标志标线、护栏等设施进行“美容升级”,清洗标志371套,划设标线393平方米,清洗护栏5.2万米,更换里程碑等附属设施147个,有效提升了安全设施的功能性和视觉效果,为司乘人员提供更加清晰、安全的出行指引。
生态治理重长效。修整路肩70.6公里、绿化平台13.8万平方米,播撒花种打造“四季有景”的公路景观带,让公路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积极推进扬尘污染防控,将重点路段纳入地方环卫保洁联动体系,实现“尘土不上路”。加强服务区、停车区等公共区域的常态化保洁,配置分类垃圾桶,显著提升环境整洁度,为过往司乘人员提供更加舒适的休息环境。
安全护航筑底线
智慧监管保畅通
分局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理念,严格落实省厅、省局公路安全隐患排查要求,构建“技防+人防”双防体系,筑牢公路安全屏障。
立体排查无死角。运用无人机对高填深挖、陡坡路堤、临水临崖等复杂路段进行空中巡查,结合人工徒步对桥涵、隧道等重点路段细致排查,实现对安全隐患的全方位、无死角排查。累计排查安全隐患20处,已全部完成整改,清理边坡落石910立方米,增设警示标志20套,及时消除了安全隐患。
科技赋能强治理。积极推进省道双阳线、太高线安全隐患治理工程及国道339线地质灾害处治工程,对地质灾害易发路段实施“动态监控+精准处治”,实时掌握路段安全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升道路安全通行能力。
应急能力再升级。建立“养护+交警+属地”联勤机制,加强各方协作与沟通。定期开展桥梁坍塌、边坡滑坡等实战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突发事件响应快速、处置高效,保障公路的安全畅通。
展望未来,太原公路分局将以“精细化养护”为主线,不断深化“公路+生态”融合模式,推动养护管理向“智慧化、绿色化、服务化”全面升级,全力冲刺全年养护目标任务,在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充分展现省会担当,为公众出行呈上一份“畅安舒美”的优质公路答卷。
(段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