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晋北大地,骄阳似火。G55二广高速忻州段的施工现场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山西交控忻州高速公路公司的施工人员以“战高温、保进度、筑精品”的坚定信念,在灼热的沥青路面上书写着新时代交通人的奋斗篇章。
双重“烤”验下的攻坚时刻。上午九时,地表温度已突破40℃。摊铺机缓缓向前移动,卸料口开合的瞬间,160℃的沥青混合料倾泻而下,瞬间将作业区域空气加热,蒸腾的热气在摊铺机周围形成半透明的“热幕墙”。“必须迅速完成摊铺碾压,确保质量隐患消除100%!”技术人员不得不提高嗓门,才能让指令穿过机械轰鸣。施工人员身着厚重的反光背心,手持铁锹紧跟摊铺机,黝黑的脸庞被热气熏得通红,豆大的汗珠顺着安全帽带不断滴落,砸在沥青路面上。
这里没有遮荫的树木,只有滚烫的沥青和轰鸣的机械。为了确保每一寸路面的平整度,从沥青卸料、摊铺到碾压,每个环节都精确到分钟。一位年轻的压路机操作员摘下手套,手掌心的老茧清晰可见,他说:“方向盘烫得握不住手,但只要路面质量过关,一切都值了。”
品质管控的“显微镜”与“铁标尺”。高温环境不仅是对建设者体力的考验,更是对工程质量管控的严峻挑战。在沥青摊铺现场,一套“公司质量小组—专班专项检查—工区全程监管—监理旁站监督”的四级穿透式联控体系正高效运转,实现问题发现、整改、验收全流程PDCA闭环管理。
工程质量的把控,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针对旧路面存在的坑槽、裂缝等病害,施工团队采用“机械为主、人工精修”的双重模式进行铣刨作业,先通过大型铣刨机去除旧路面,再组织工人逐段排查残留杂质。截至目前,高压旋喷桩处置已全部完成,5厘米厚路面铣刨实现100%覆盖,两项“百分百”数据背后,是数百次现场巡查与多轮次技术研讨。
高温下的“智慧守护”。结合忻保路段养护经验,优化动态设计流程,建立“日调度、周复盘”动态机制,形成“动态设计-纠偏计划-工期优化”的进度控制链。实现质量合格率、进度达标率、成本可控率三项核心指标100%。同时,配合交警部门的分阶段交通管制,公司同步发布绕行提示,引导车辆通过呼北、天黎高速及G108、G208国道等路线通行。
在临时休息区域,应急药品箱、饮用水供应点等标准化配置的防暑物资有序陈列。此外,公司还组织涉路施工人员开展安全专项培训;聚焦集中养护交叉作业、夜间施工等6大关键领域,编制专项管理方案,构建起“人机环管”四位一体防护网。施工团队负责人强调:“安全是进度的前提,我们在抓施工效率的同时,必须确保每一名建设者的健康安全。”
铺就民生“快车道”的初心。作为连接晋北与省会太原的重要交通动脉,G55二广高速忻州段在区域经济循环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条始建于世纪之交的路段,历经20余年车流洗礼,部分路段逐渐出现坑槽、裂缝等病害。通过高压旋喷桩处置、路面铣刨、SBS改性沥青摊铺等工序,全力推进路况提升工程。目前,5厘米SBS改性SMA-13摊铺已完成67%,5厘米SBS改性AC-20摊铺进度达55%,这条“升级版”高速将以更平整的路面、更稳定的性能,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致敬烈日下的“筑路先锋”。夕阳西沉,摊铺机的灯光次第亮起,施工现场依然忙碌。一位施工人员在工服背后写下“匠心筑路”四个字,汗水将字迹晕染成深浅不一的印记。这些被晒得皮肤黝黑的建设者们,用双手丈量着公路的长度,用汗水浇灌着交通的希望。他们依托质量管控、安全管控、进度管控“三管齐下”管理模式,在高温下坚守“畅安舒美”的建设初心,为三晋大地递交出提质攻坚的亮眼“期中”答卷。
不久,崭新的二广高速忻州段将迎来通车时刻。过往的司乘人员或许不会记得烈日下的身影,但平整的路面会“记得”每一颗汗珠滴落的重量,飞驰的车轮会“记得”每一次精准碾压的坚持。这不仅是忻州高速公路公司对品质的承诺,更是全体交通人写给时代的“畅行答卷”。
(郭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