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29日,山西省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组织相关人员,对山西马铃薯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在忻州市五寨县、岢岚县的项目实施情况进行了观摩检查。
据体系首席专家白小东介绍,今年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依托农业农村部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马铃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在忻州市五寨县胡会乡小胡会村高标准农田开展“加工型马铃薯减肥减药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示范”,规模300亩,辐射1万亩,通过选用加工型优良品种,依据土壤测试数据,农机农艺结合,优化水、肥、药管理策略,可实现在保障马铃薯高产优质的前提下,较对照减肥减药15%至30%,水、肥、药利用率分别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亩均节本增效200元以上的目标。
马铃薯体系副首席专家柴生武对示范种植的高淀粉鲜食型、加工型、早熟型和特色型马铃薯等4种类型24个新品种(系)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讲解了马铃薯机械化垄作、脱毒种薯应用、种薯处理、节水灌溉、水肥一体化等马铃薯先进适用新技术的示范情况。示范种植因地制宜,推广应用新技术,通过良法良种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实现马铃薯优质高产高效,带动全省马铃薯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岢岚县高家会乡示范基地,马林马铃薯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林详细汇报了基地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展示、宽垄双行低覆土栽培技术、旱地机械化高效栽培技术、加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管理模式和产后增值减损技术的示范情况。针对受连日降雨影响,马铃薯示范田间出现积水、地块塌陷情况,专家建议应采用机械排水和挖排水沟等办法,尽快排除田间积水;同时,要根据降雨情况和温湿度情况,加强田间发病观测,及时防控晚疫病及土传病害,提高防治效果。随后专家团还观摩了项目实施情况。
此次观摩活动对于提高五寨、岢岚两县马铃薯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提升马铃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带动农民增收增添动力。(张美丽 李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