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版:经济新闻

山西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2022年度

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约180万亩 累计培训指导农民6万余人

  • 体系专家组调研播前土壤墒情

  •   为抓好秋播生产,落实“藏粮于技”,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机械推广力度,扎实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及高产创建工作,全面提升秋播质量,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益,强化科技对小麦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推动我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9月24日-25日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在临汾市召开体系工作推进会暨秋季播种部署会。
      会上首席专家姬虎太研究员首先肯定了各位专家在“双减双抢”“科技壮苗”“三队包联”等保障今年夏粮丰收的工作中做出的卓越贡献;总结了体系在新种质创制、新品种选育、新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建设、高产典型创建、技术培训等工作中取得的新成果。
      在品种选育方面:2022年体系审定小麦新品种6个,水地1个,旱地5个,其中运旱1392通过国家审定。在技术集成方面:体系研发集成的“小麦适水减肥抗旱栽培技术”入选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生产主推技术;集成的“灌区小麦宽幅条播因蘖施肥节水减肥技术”、旱地小麦“一优四改”探墒沟播绿色栽培技术、制定的晚播小麦促弱转壮技术入选省农业农村厅2022年农业生产主推技术;《冬小麦壮苗技术规程》被确定为农业领域主推标准,并获山西省第一届标准化创新二等奖。示范基地建设方面:在全省建设8个小麦绿色增产增效千亩示范片,3个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在临汾、运城、晋中、晋城等地共建立新品种示范田1.8万亩,新技术示范田5000余亩,新品种、新技术累计推广面积约180万亩。在高产创建方面:依托体系集成的技术和选育的品种,创造了水地小麦亩产855.13公斤、旱地小麦亩产579.9公斤的高产纪录,树立了扩浇地亩产达735.4公斤的高产典型。在“科技壮苗、三队包联”社会化服务方面:2022年体系专家共举办和受邀参加技术培训或观摩现场会30余场,通过线下及线上《山西农村广播》、“山西农业12316”三农信息服务平台、农科110、云上智农APP等平台制作专题节目,提供技术指导100余次,累计培训指导农民6万余人,发放培训资料1万余份;制定发布科技壮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建议15个,制定的技术措施和开展活动被媒体报道40余次,其中省级媒体28次。体系发布简报38期。
      小麦播种是全年粮食生产第一仗,事关基础、事关全年、事关全局。当前,我省中部麦区已进入播种期,体系专家针对当前小麦产业和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总结经验、研判形势、结合中长期天气预报的基础上,建议广大麦农及时关注天气预报,抓住有利时机及时抢收抢种,做好应对特殊气候造成晚收晚播的准备,体系专家及时制定各类技术措施,保障全年粮食稳产丰收。
      会上各岗位专家围绕岗位职责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汇报了2022年度主要工作及下一步工作计划。首席专家姬虎太研究员希望各位专家明确体系的三方面责任:一是明确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岗位技术难点,进行技术储备和攻关;二是整合各种技术和市场信息,及时评判风险和挑战;三是加强与政府产业和主管部门的交流,产业发展能得到政府的稳定支持。要重点开展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以生产实际为导向,找准产业发展难题;二是聚焦中粮战略部署,推动小麦全产业链发展;三是带动产业向标准化方向发展,推动纵深产业联盟形成;四是积极开展应急性技术服务,强化技术措施。最后他希望各位专家齐心协力,围绕产业发展重大问题,推进大联合、大攻关,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建立“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全链条科技支撑系统,推动我省小麦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09-27期

    • 第2022-09-23期

    • 第2022-09-16期

    • 第2022-09-09期

    • 第2022-09-06期

    • 第2022-09-02期

    • 第2022-08-30期

    • 第2022-08-26期

    • 第2022-08-23期

    • 第2022-08-1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