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是第23个中国记者节,作为一个“新”媒体人,在节日来临之际,我想说说自己的新闻感受,新闻初心。
2022年初,我来到山西农民报实习,开始踏入、了解这个行业,对新闻产生新的认知。见到部主任第一面时,她说:“先从新闻基础的采写编流程开始吧。”实习初期,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编写稿件。在2022年四五月,山西农民报接连举办了两项征集活动,分别是“我和我的家乡”全国有奖征文以及“放歌新时代·礼赞新农村”全国有奖征集楹联,邮箱里的投稿以一日百封的速度增加。在整理、筛选投稿时,我能透过屏幕感受到来自全国各地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们对于文字创作的炙热之情。有时一个人可以投来数十封稿件,也有一些人不间断投稿,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熟悉的名字投来的新文章或楹联,他们就像我不曾谋面的“熟人”。即便是互联网时代,手机充斥着每个人的生活,仍然有这么多人选择并喜爱写作、创作,是欣慰更是激励。读他们的文章,感受他们的生活,体会他们想传达的思想,在编辑的同时也在学习。学习他们对文字的把握,学习他们对文字的“较真”和他们对文字的热爱。刚接触新闻媒体行业,就能与各行各业的“文人墨客”打交道,更加坚定了我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他们是我的良师也是益友。
自实习以来,我也参加过多次采访。采访对象是自幼学习书画,用画笔传承文化,描绘人民美好生活的青年画家;老有所志,手写家谱与村志,激励后人建设家乡的八旬老人;最美的书,潜心打造顶级图书,不断追求书籍质量的出版社。采访是什么?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他们也是认识自己。摆在我们面前的是不同的人生,生动的故事,但共同点是他们都拥有拼搏的人生态度。找好每一个选题,帮助每一个人,讲好每一个故事,是我的新闻初心,也是一个记者的责任。
2022年11月2日,山西农民报举办了新媒体主持人大赛。由于个人原因脚踝扭伤,我不能去现场,而是以另一种方式——线上视频连线参加。疫情开始以来,线上上课、开会这样的形式屡见不鲜,但线上比赛还是第一次体验。准备期间,根据出题方向查阅资料、拟写稿件,面对镜子一遍又一遍地排练,以求呈现出自己最佳的状态。最后,顺利完成了比赛。这是一个全面的考察,从文字功底、仪态语调到现场表现力等各方面,可以反映出一个人的应变能力。通过此次比赛,考核自己,认识自己,知道优缺点,在之后的工作中以新媒体应具备各项综合能力来要求自己。
无论是编辑、记者还是主持人,每一个身份都是新闻的代名词。新闻工作者是群众与信息的桥梁,是化解信息鸿沟的支柱。作为新闻工作者,讲好新闻故事就是我们的初心与使命。作为党报新闻工作者,坚持党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立场和指向;坚持人民性,新闻舆论工作才能获得活力源泉动力根基。秉持“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信条,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站在人民的角度。我们要用笔墨和镜头记录时代的变迁,守护事件的真相,播撒正道之光。用心去交流,用心去采访,用心去记录,用心去传播,一定能写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的文章,也能激励着我们每一个人不断前行,带着每一个人的梦想与激情,共同构建美好社会新蓝图。
刘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