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养殖宝典

季节性多发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的防控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冬季最为流行的季节性疫病,现就该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预防和治疗措施予以科普。以便给广大养殖企业及农民朋友起到科普宣传的作用。

一、流行病学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临床上会导致鸡泌尿、生殖道、呼吸道病变,是鸡养殖产业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类病毒性疾病。临床上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呼吸型、肾型、腺胃型和生殖型四类,其中肾型是危害十分严重的一种类型。由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血清种类较多,且不同血型之间的交叉保护性能较弱,这就给疾病预防带来不少困难。

二、临床症状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危害2-8周龄的雏鸡,发病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发病过程相对较短,发病时间常在1~4天,这个阶段临床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啰音、打喷嚏、咳嗽,某些发病症状,只有在夜间才能够明显听到,如果鸡群中不存在明显的混合感染,很容易被养殖户所忽视,随后几天患病鸡的临床症状逐渐消失,呈现假康复趋势。进入第二个阶段之后,临床症状逐渐加重,患病鸡排出灰白色的稀便,后期肢体和泄殖腔常常被粪便污染。出现腹泻症状之后患病鸡身体迅速消瘦,食欲减退,饮水欲望增加,精神萎靡不振,羽毛杂乱,身体全面脱水,最终衰竭而死,发病时间通常在12-20天,死亡率在40%以内。产蛋鸡感染该种疾病之后,还会严重影响到蛋鸡的生产能力,导致产蛋量下降,畸形蛋率升高,死胚率增长,但死亡鸡的数量不多。

三、病理学变化

  将病死鸡解剖之后,可以发现病死鸡的冠髯肌肉呈现暗红色,蝝、腿部皮肤黄色消失,脚趾皮肤干瘪,难以剥离。病死鸡气囊显著混浊,肠管内空无一物,肠黏膜枯涩。将直肠解剖之后,可以发现内部存在大量石灰状的稀便,有些病死鸡的心脏、肝脏表面附着有白色云雾状的黏液。肾脏病变最为严重,肾脏肿大,外观呈现丘陵状,红白相间,质地变脆,软烂如泥,输尿管严重弩张,其他器官不显示致死性病变。有些病死鸡表现为双侧肾脏肿大,外观苍白,肾小管因为蓄积有大量尿酸盐而呈现槟榔样的花斑状。两侧输尿管因沉积尿酸盐,变得明显扩张增粗,外观呈现灰白色。慢性病例死亡的病死鸡肾脏褪色,肾实质中布满了粟粒大小的黄白色尿酸盐结晶,有时可以增大呈蚕豆到黄豆大小。有的病死鸡一侧或双侧输尿管完全被白色的尿酸盐堵塞,形成输尿管结石和尿潴留。

四、防治
1.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种疾病流行传播的最有效措施,养殖场应该严格卫生消毒,完善生物安全防范体系,做好生物安全防范工作。养殖场应该全面坚持自繁自育、全进全出的养殖理念,减少环境中毒株的数量,平时还应该加强饲养管理,注意保持鸡舍环境卫生,确保鸡舍温度适宜,湿度适宜,合理通风,向鸡群提供全价的饲料,同时还应该确保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投入充足,提高鸡群身体抵抗力。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该种疾病传播流行的最有效措施。由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较多,且各个血清之间的交叉保护力较差,单一的疫苗免疫接种只能对某种类型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产生抵抗力,而对其他类型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只能提供部分保护或者不能够完全保护,因此在疫苗免疫接种过程中,应该使用多价疫苗,进行针对性疫苗免疫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该种疾病传播流行。

2.治疗

  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治疗应该选择抗病毒预防、继发感染的手段,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治疗之前,还需要对鸡群进行妥善的分群处理,没有治疗价值的鸡立即淘汰。选择使用硫酸庆大霉素与地塞米松,使用剂量分别为2mg/kg体重和1mg口腔滴注,每天一次,连续使用3天,预防继发感染,同时在饮用水中添加0.227%的高力米先,连续饮水3天,用0.03%的利特灵拌喂饲料,连续饲喂5天。所有患病鸡肌肉注射病毒灵注射液,使用剂量为1mg/kg体重,每天一次连续使用5天抗病毒。同时对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的鸡群使用肾传型支气管炎疫苗四倍量饮水。日常养殖过程中,应该在雏鸡710日龄和18-22日龄,用传染性支气管炎多价疫苗进行预防接种,防控该种疾病发生。一般采用上述手段治疗5到7天,养殖场病情即可得到有效控制。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研究员、山西省鸡产业体系岗位专家 赵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2-09期

  • 第2022-12-06期

  • 第2022-12-02期

  • 第2022-11-29期

  • 第2022-11-25期

  • 第2022-11-22期

  • 第2022-11-18期

  • 第2022-11-15期

  • 第2022-11-11期

  • 第2022-11-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