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综合新闻

小粉条“牵”出大产业

  本报讯 眼下,正是粉条加工的黄金期。在新绛县古交镇南苏村,村民们正忙着加工,晾晒粉条,一根根、一杆杆粉条错落有致悬挂在空旷的田野中,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来自周边县区的商贩们正忙着装车、算账。襄汾县的刘先生说:“我贩运南苏村的红薯粉条已有多年了,这里的粉条色泽好、筋道、煮不烂,在我们当地是抢手货。”
  南苏村是远近闻名的粉条加工专业村,加工粉条有悠久的历史。全村几乎家家都能生产粉条、人人都会加工粉条,粉条已成为该村村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每年11月到次年的2月份,粉条销售进入到高峰期,全村更是一片繁忙景象。据了解,南苏村每年粉条产量高达2000万公斤。
  “我加工的粉条要经过打浆、过滤、沉淀、蒸粉等10多道工序,每天粉条生产量在1000公斤左右,大部分都通过订单和电商销售,每公斤粉条能卖10元左右,一年差不多净利润15多万元。我生产出来的粉条筋道、口感好,深受消费者欢迎。”南苏村粉条加工户郑水生说。
  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当地的村民依靠产业优势,通过加工粉条、销售粉条,带动了本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也逐年提高。南苏村的粉条加工已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借助互联网电商化运作模式,粉条已成为该村的特色品牌产业,产品远销河北、河南、陕西等省及周边县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村‘两委’将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经营模式运营,推动粉条产业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实现增收致富的梦想。”南苏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席晓蓉说。(张秋明 杨建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1-13期

  • 第2023-01-10期

  • 第2023-01-06期

  • 第2022-12-30期

  • 第2022-12-27期

  • 第2022-12-23期

  • 第2022-12-20期

  • 第2022-12-16期

  • 第2022-12-13期

  • 第2022-12-0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