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版:信息联播

奶业遭遇“寒冬”为哪般

  •   春节前夕,多家媒体报道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出现“倒奶杀牛”的现象,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有奶农介绍,原料奶的价格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走低,从那以后就不再盈利了。行业人士透露:摆在奶农面前的只有三条路:倒奶、喷粉或是卖牛。
      奶业寒冬的背后,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郭勇庆博士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巨头扩张,挤压中小牛场生存空间。2017年乳品企业开始争夺上游奶源,随着低温奶的火热,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蒙牛、伊利、君乐宝等一线乳企将众多优质奶源基地收入囊中。经过近5年的并购和自建牧场积累,当前国内第一梯队的乳品企业,已经基本实现“奶源自由”,切断了众多奶农的销路。
      二是养殖成本飙升。郭勇庆介绍,2022年进口燕麦草超过3500元/吨,优质苜蓿草接近5000元/吨,豆粕一度涨至6000元/吨,奶牛饲料成本高涨。此外,牧场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也在增加奶牛饲养成本。“奶价低于4200元/吨及单产低于30公斤的牧场已经开始亏损。”郭勇庆如是说。
      三是误判行情趋势,旺盛产能遭遇消费滑铁卢。广东省奶业协会秘书长汪翔认为,2021年国内奶业形势不错,牛场全面扩产。然而2022年新冠疫情造成终端消费遇冷。凯度消费者指数中国城市家庭采样数据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液态乳品整体销售额同比增长只有1.7%,而2022年原奶总产量同比增长6.8%。从原奶到加工的暂时性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库存加大。

    李峙贤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2-17期

    • 第2023-02-14期

    • 第2023-02-10期

    • 第2023-02-07期

    • 第2023-02-03期

    • 第2023-01-17期

    • 第2023-01-13期

    • 第2023-01-10期

    • 第2023-01-06期

    • 第2022-12-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