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边城大地,乍暖还寒。然而,在天镇县玉泉镇闫家园村特色产业示范园大棚建设现场:“切割机”声音“哧哧”作响,焊接大棚架的电弧“闪闪发光”,连接棚架拧螺丝的工人们不时发出“叮叮当当”敲打棚架的声音,来来回回“倒腾”棚架材料的铲车机声隆隆……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据大棚施工负责人介绍:现在,大棚建设已经完成了70%,再有一个星期,32栋大棚棚架安装工作就全部完成,一铺膜就能种植了。
2023年春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玉泉镇党委政府就及早安排部署全年工作,由于该镇属农业大镇,根据全镇特点,因地制宜,着手做好农业农村发展工作。为听民声、知民意、解民情、暖民心,党委政府一班人就积极深入各村开展调研活动,一方面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另一方面了解全镇人民所盼、所望,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
调研中,闫家园村几位农民和镇干部反映:“这两年,附近的上吾其村,因种植大棚,不仅使土地实现增资增效,而且农民收入也逐年增加,人民生活大改变,村里50%的村民在城里买了楼房,80%的家庭买上了小汽车。过去,本村因对大棚种植认识不足,一直发展缓慢。今年,我们也想多发展一些科技含量高的大棚,发展种植业,希望给予支持!”
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粮食安全与菜篮子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保障。根据农民意愿,镇党委及时召开会议研究,并深入该村组织村“两委”干部、村民代表召开村民议事会商议,通过代表决议,一个集育苗+蔬菜种植于一身的高标准设施蔬菜示范园区计划“出炉”。
为了如期实现农民愿望,玉泉镇党委书记王生辉说:“群众期盼的,就是我们基层干部该干的。”他主动担负立项、协调、筹资、技术引进等工作。在他的努力下,一个计划投资2000万元,最新的第八代双坡面塑料大棚技术,每栋占地5亩,32栋蔬菜大棚建设项目落地“生根”。
原村党支部书记、项目建设负责人罗存林介绍说:“最新第八代双坡面塑料大棚,不仅具有增温、保温、春季提早种植,秋季作物延长生产期,比露地种植至少春季提前半个月,秋季延迟两个月,增产又增效,而且种植技术含量高,大棚设计也易于生产期间操作、便于种植和产品销售,具有抗寒、抗力等作用。”
截至目前,全镇设施农业种植大棚已经发展到了2万栋,成为该镇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示范园的建成将为更好地指导全镇产业发展,引领、带动、示范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成为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