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走进翼城县南唐乡河沄村的草莓大棚,鲜嫩欲滴的草莓宛如红宝石镶嵌在绿叶之间,长势喜人。一股股清香扑面而来,一垄垄整齐的绿苗上缀着鲜红的草莓,村民们正忙着进行采摘作业,草莓种植让当地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走上了致富路。
河沄村草莓种植户丁沛沛一边和家人采摘草莓,一边高兴地说:“我们家已经连续种植草莓十多年,目前种了6亩草莓,每亩年收入有四五万元。现在农业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大棚用的是自动卷帘机,棚内用的是滴灌技术,村里好多人都不用外出打工,在家门口就能增收致富。”
多年来,河沄村的草莓种植产业风生水起。在当地农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不仅全村家家户户种植草莓,而且发展到在邻近村承包土地种植草莓。河沄村现已成为翼城县最大的草莓种植基地,这里产出的草莓口感好、品质优,吸引了各地客商前来抢购。
“这里产出的草莓个头大、颜色艳、口感好,在我们那里格外受欢迎。我这些有一半已经被预订了。”大棚外面,侯马客商边说边急匆匆地装车发货。
今年57岁的种植户杨里奇说,他家有两个草莓大棚,在他和老伴的辛勤管护下,每年都有可观的收入。借助草莓种植,他不仅买了轿车,供出了两个大学生,还在重庆给孩子置办了一套楼房。
近年来,村民们不断外出学习管理技术,草莓的产量和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丁沛沛指着地里的大棚说:“现在的温室大棚很先进,外面一层钢架,里头一层钢架,拉风口、上膜都是自动化。种植环境好了,病虫害自然就少了。”目前,该村草莓种植面积已达到1200余亩,草莓产业园区有温室大棚297个,育有红颜、章姬、凤冠等十余种品牌,年产量达300万公斤,年产值超过6000万元。
“自去年11月底草莓上市到现在,我们村草莓收入已经超过4000多万元,草莓带来的收益让村民们个个干劲儿十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孟玉玲满心喜悦,“现在,我们的草莓远近闻名,不出地头就能变成现钱。目前已和太原美特好超市签订协议,成立草莓采摘基地,可以直供超市,草莓从田间地头到超市货架,最多不过半天时间。”
一颗颗红红的小草莓,让河沄村实现了快速发展,让河沄百姓鼓起了腰包。谈到未来,孟玉玲信心满满:“下一步,我们将在不断创新发展上做文章,试行‘莓+菜’间作、‘莓+粮’间作,继续扩大草莓种植面积,深挖草莓故事,增加草莓附加值,真正将河沄村的草莓产业做大做强,让村民坚信地里就能结出‘致富果’,日子越过越红火。”
宋榜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