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我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效

  本报讯(记者史晶雯)4月4日,记者从全省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推进会上了解到,我省这项普查工作启动以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按照国家与省普查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动员、强化统筹安排、夯实支撑保障,推动普查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农业外来物种入侵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生物安全、生态安全、农产品进出口等。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求,“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实施重大危害入侵物种防控攻坚行动,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
  按照国家的总体部署,从2021年开始到2023年用3年时间,我省全面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为开展防控奠定基础。目前除石楼、临县外,其余116个县级普查单位都开展了面上调查,平定、交城等30多个县(区)基本完成了调查工作,初步摸清了我省外来入侵物种“底数”。在开展普查的同时,我省也高度重视防控工作,一手抓普查,一手抓治理,对普查过程中发现的新发、重大外来入侵物种,及时应对、全力扑杀,努力把危害控制在最低程度、最小范围。
  今年是普查工作收官之年,各项工作进入了决战阶段,普查任务非常艰巨。为确保圆满完成任务,省农业农村厅在召开推进会的同时举办了技术培训班,确保普查人员熟知普查流程、熟悉普查要领、熟练识别普查物种,提升专业水平、规范普查技术,从根本上保障普查质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3-31期

  • 第2023-03-28期

  • 第2023-03-24期

  • 第2023-03-21期

  • 第2023-03-17期

  • 第2023-03-14期

  • 第2023-03-10期

  • 第2023-03-07期

  • 第2023-03-03期

  • 第2023-02-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