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山西水利

我省六大举措牢牢掌握防汛主动权

  本报讯(记者曹鑫)6月1日,全省2023年防汛新闻通气会在省水利厅召开。会议通报,即日起,我省正式进入汛期。根据水利部信息中心预测,今年汛期南北方均有多雨区,北方多雨区主要位于黄河中下游、海河等流域,基本覆盖山西全省,防洪保安压力较大。针对今年严峻的防汛形势,省水利厅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和水利部工作要求,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紧盯水库淤地坝安全度汛、中小河流洪水防范和山洪灾害防御三个防汛重点,围绕六个“突出抓好”,全面做好洪水防范应对工作。
  突出抓好水库安全。牢固树立“水库安全大于天”的理念,以“极限思维”防范极端天气,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及时处置突发险情,确保水库不出事、工作不出错。进一步压实水库“三个责任人”职责;加强汛限水位监管,病险水库主汛期原则上空库度汛;强化洪水预报,科学精准实施水库调度,在确保水库自身安全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拦洪、削峰、错峰”作用。
  突出抓好清河行动。持续加强河道行洪空间管控,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侵占河道行为,确保河道行洪畅通。充分发挥河湖长制办公室平台作用,牵头组织对侵占河道、围垦河道、违法养殖、非法采砂、乱设穿堤管涵等阻水严重的突出问题依法清理整治。加强河道堤防管理,建立健全巡堤查险机制,针对险工险段、薄弱环节、重点部位、穿堤建筑物加大巡查防守力度,重点布控,发现隐患及时处置。
  突出抓好山洪灾害防御。山洪灾害是我省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灾种,山洪灾害防御必须实行“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群策群防”的工作机制。乡镇人民政府是山洪灾害防御的责任主体。汛期,省、市级水利部门将根据气象预报情况,及时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风险预警信息。县级水利部门结合省市气象风险预警及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实时监测情况,及时向乡、村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发送预警信息,并落实“叫应”和“反馈”机制,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突出抓好淤地坝安全。我省淤地坝总数位列全国第二,主要分布在吕梁、临汾、忻州等市。目前淤地坝工程已经纳入各级防汛责任体系,严格落实淤地坝防汛地方政府主要领导负责制和部门岗位责任制。汛期要求蓄水的淤地坝必须排空坝内蓄水,保证空库度汛,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淤地坝落实处置措施,及时排除隐患。严格执行淤地坝管护人责任卡制度,修订完善淤地坝防汛预案,特别是下游有村庄、学校、工矿、道路等重要设施的淤地坝,要开展“防、撤、抢”演练,确保险情出现时能够有效应对。
  突出抓好防汛隐患排查。坚持“县级自查、市级抽查、省级督查”的方式,以水库、淤地坝、河道堤防及山洪灾害非工程措施等为重点,在市县水利部门开展防汛备汛工作自查的基础上,省水利厅在5月份由7名厅领导带队对各市防汛备汛工作进行督查,按照“每个市抽查不少于2个县(市、区),每个县(市、区)检查不少于4个点位”总体要求,重点对前期开展水库安全隐患大排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市县汛前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重要防洪工程度汛准备情况及方案预案编制批复情况进行检查,进一步消除防汛风险隐患。整个督查工作将贯穿整个汛期。
  突出抓好值班值守和应急处置。汛期,省市县三级水利部门要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紧盯降雨分布及发展趋势,及时提醒相关地方做好防范应对。特别是出现水库水闸、河道堤防险情、山洪灾害等紧急情况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为领导决策指挥和应急处置提供支持,遇到险情确保第一时间掌握信息、第一时间应对处置,牢牢掌握水旱灾害防御的主动权。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6期

  • 第2023-05-23期

  • 第2023-05-19期

  • 第2023-05-16期

  • 第2023-05-12期

  • 第2023-05-09期

  • 第2023-04-28期

  • 第2023-04-2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