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李晓海又义无反顾地开始徒步巡河。
全长22公里的北楼峪,是应县五大峪口之一,穿越北楼口村西一段5公里的河道,李晓海雷打不动每周都要巡查三回。这样的习惯,他无怨无悔已坚持5年。
李晓海,应县大临河乡北楼口村党支部书记、村级河长。守一方峪口,护一河青波。他用自己的努力、汗水,赢得了村民赞许和上级领导好评。
北楼峪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如果把它比作一位母亲,北楼口村就是它臂弯里的一个孩子。对土生土长的李晓海来说,北楼峪再熟悉不过,又赋予他一种特殊的情感。
2017年底担任北楼口峪段河长以来,李晓海努力完成河道治理,始终把巡河制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县乡相关文件。但凡管辖的河道存在安全隐患,他都会亲力亲为。遇上当下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会认真记录,收集资料解决或及时上报上级主管部门。
担任村级河长伊始,村里绝大多数人都认为他是图一时新鲜,坚持不了多久,然而他却用行动回复所有质疑的人,守护河道一干就是五年。
2018年,第一次放春水,河道上游冲下大量垃圾,一路漂浮“声势浩大”,随时可能堵塞河道。正巡河的李晓海发现后,立即组织打捞队进行清理。由于事发突然,没有预案,他和打捞队员们一同作战,整整奋战了一上午。最终河道清理了,但河岸上堆起了两座垃圾“小山”。从那之后,每到第一次放春水的时段,李晓海都会加倍留意观察,以便及时作出相应措施。
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是李晓海工作中牢牢坚守的底线。
2019年6月,按照一贯的巡河路线,李晓海发现北楼口水库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他立即调动村里群众,清空水库里的水,找寻专业人士对水库进行排查,等所有问题化解后才放水入库。同年8月,他积极号召全体村民参加了“关爱河湖、保护河湖”讲座。在他的倡导下,如今北楼口村巡河义工的人数逐年增加。
2021年10月当选村支部书记后,深知自己肩上重任不轻的李晓海,拿出了更多的干劲。
在巡河行动中,他充分利用村大喇叭宣传向河内倾倒垃圾和乱排污水的严重后果,通过提升广大群众保护环境的意识,使所辖河道的环境保持良好。
2022年5月,李晓海在常规巡查中发现,每当暴雨过后,因多年沙土沉淀,东关一个土水渠会漫溢出大量积水,并冲进村民家中。他第一时间向上级领导汇报,争取资金修建了400米石头渠,保障了90户200多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年多来,在县乡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李晓海以身作则,筹资用挖掘机清理河道垃圾12堆。与此同时,他还主动将管理河道经验分享给其他村庄,与周边村共同推动河道管理。他的这些举动,对北楼口以及周边村庄防汛排涝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作为一名党员,他牢记党的使命,全力完成党给予的任务;作为一名河长,无论严寒酷暑、阴晴风雨,他的身影都活跃在河道;作为一名村支部书记,他主动与村民探讨河道管理,时刻将百姓安危放在心头。
如今,站在北楼口水库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北楼峪“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正逐步实现,而这一切倾注了李晓海大量的心血和努力。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李晓海时常加班加点。他的付出,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大家都说:“北楼峪能被治理得井井有条,晓海书记功不可没,他为大家保护水资源、水环境树立了一个榜样。”
“千变万化的是河道的复杂问题,永远不变的是解决好河道问题的决心。”李晓海说,尽管每天的工作很琐碎,但每件事都不是小事,做不完自己连觉也睡不着。
作为北楼口青山绿水的捍卫者,让北楼口群众有幸福感的推动者,他深知“河长制”工作永远在路上。“现在巡河也是一种享受。”他风趣地对记者说。
一方蓝天净水,离不开背后一群人默默无闻的守护,李晓海便是其中一个。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
本报记者金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