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小鹌鹑“养”成大产业

——记翼城县龙达特种养殖场创办人聂俊龙的创业故事

  仲夏时节,走进翼城县南梁镇南北坡村龙达特种养殖场,一排排整齐排列的笼舍内,数万羽鹌鹑啄食饮水、上下翻飞,好不热闹。一旁忙碌的聂俊龙和妻子樊金果正在将鹌鹑蛋分拣至筐内,几小时后,新鲜的蛋品就能出现在太原、西安等地市民的餐桌上。
  聂俊龙出生在南梁镇的一个小山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他大学毕业后,前往北京做起了销售,加入了北漂一族。经过几年的艰辛打拼,聂俊龙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脉,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
  随着城市就业压力的增大,同时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当地政府对返乡创业者的支持政策,聂俊龙毅然决然地回到了家乡南梁镇南北坡村开始创业。
  身为“90后”的聂俊龙,以前从事过多种行业。2017年,他经过多次调查,了解到市场上对鹌鹑蛋的需求量较高,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他瞅准了创业项目——鹌鹑养殖。
  经过一年多的学习与付出,2018年,聂俊龙在翼城县委、县政府和村委等的帮助下,成功拿到了一块实验田,创办了翼城县龙达特种养殖场,开始了小规模实验化养殖。
  2020年夏,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聂俊龙的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从1万羽增加到了5万羽。平日里,他不断学习养殖技术,从扩大养殖规模到引入现代化的养殖设备,再到创办养殖专业合作社,他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养殖宝典。
  “鹌鹑比起鸡鸭等禽类来说,养殖更简单,适合在农村发展,占地少、投资少、见效快、资金周转快,从孵化到产蛋大概一个月,产蛋率高,能带来经济效益,整个产业链非常健全,适合大家创业发展。”聂俊龙说。
  经过五年的不断努力,截至目前,龙达特种养殖场已经发展成建有单体养殖大棚6个,全自动养殖系统6套,鹌鹑存栏量12万羽,鹌鹑蛋日均产量达1吨的大型养殖企业,生产的鹌鹑蛋远销西安、太原各大超市和菜市场。养殖场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还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就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22年5月,龙达鹌鹑养殖项目先后参加县、市、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并获得翼城县青年创意项目奖、临汾市青年创新创业“三等奖”、山西省星火项目创业大赛青年创意组第七名。
  “让小鹌鹑成为村民发家致富的大产业。下一步,龙达特种养殖场将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继续扩大规模,辐射带动养殖户,让企业做大做强,向品牌化、规模化迈进。同时,准备创办一家鹌鹑深加工企业,注册自己的鹌鹑系列产品品牌,吸引更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就业,为本地毕业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创业机会,为南北坡村的乡村全面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聂俊龙信心满满地说。

张燕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6期

  • 第2023-06-02期

  • 第2023-05-30期

  • 第2023-05-26期

  • 第2023-05-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