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汾市乡宁县台头镇神角村海拔1400多米的山坡上,一座座蔬菜大棚沿坡势错落有致地排列,车停到一片略平整的土地边,记者见到了刚从大棚里走出来的神角村党支部书记庞金锁。初次见面是在2021年深秋,当时他正带着村民在半山腰平整土地,虽然裤脚、鞋子都带着泥土,但全身上下散发着精神干练的气质,他那种“不多说了,先干吧!”的工作作风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时隔两年之后,再次见面,他看到记者,憨憨一笑,就忙着招呼大伙来看大棚蔬菜的喜人长势。
现年44岁的庞金锁在神角村里担任了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这里是两村合并而成,原本山高坡陡,自然条件恶劣,发展产业和乡村人居环境都没优势。2011年,庞金锁因群众和村党支部的多次召唤,舍弃了生意兴隆的汽车修理厂,毅然决然回村。他先后担任村委主任、村党支部书记,团结带领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大力发展产业,壮大神角集体经济,让村集体年收入达200余万元。庞金锁用苦干实干的作风绘就了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
党建引领成为乡村发展“火车头”
在神角村党群活动中心,一幅主题为“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墙绘十分醒目,这是该村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为坚定信念,抓党建、聚合力。庞金锁坚持组织全村党员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把大家团结凝聚在党中央和省、市、县、镇党委的决策部署上,切实办好人民群众的大事、急事、难事。
在工作职责上,庞金锁身为支部书记亲自抓、负总责,严格落实分工,实行目标管理考核,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良好工作格局。同时在村里加强技能培训,大力培养党性强、能力足、甘奉献、善团结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村组班子中,增强班子的工作能力和水平。规范制度建设,定期向党员群众公开党务、村务和财务,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积极参与,使干部群众同向而行,形成强大合力,夯实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和群众基础。
庞金锁总说:“以身作则,身正为范。一定要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为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神角村在党员干部中推行“亮身份、践承诺、做表率”活动,确定党员中心户,无职党员设岗定位,既包联责任田(露地蔬菜),又包联责任户,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充分发挥了“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党员+群众”的工作网络作用,极大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服务能力。
“一个村子发展好坏,关键看支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必须抓具体、抓深入,下足绣花功夫。只有这样,才能锻造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庞金锁说,“老百姓为啥这么支持咱?都是党员干部带头干出来的!村干部用实际行动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干群关系近了,村里的事情自然好办。”
特色产业成为乡村致富“助推器”
产业兴则乡村兴,带领村民致富始终是庞金锁的心头大事。神角村地处群山之中,传统农业比重高、规模小,土地产出效益低,仅靠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没有出路。
为寻找产业方向,庞金锁带领神角村“两委”到全国各地多方考察。他根据土地、水利和自然优势,组织人员积极申报了农业产业示范基地,先后投资260万元,完成了露地有机蔬菜示范园、水肥一体化安装、10座智能蔬菜大棚、150立方米水库1座、蓄水池1座及党建广场和示范园区标志性建设,并完成大棚区域周边道路硬化、大棚前后修建排水渠、大棚保温工程等。2021年,在庞金锁的带领下,村里成立了神角村股份经济合作社。
望着眼前的十栋大棚,庞金锁感慨地说:“这背后的酸甜苦辣可多着呢。”2021年,为了解决山地大棚过冬问题,庞金锁带领村“两委”成员奔走请教,五天内跑了四个省份:河南、安徽、江苏、山东,寻找适合本地的大棚保温方案。同年农历十月,庞金锁他们联系厂家,派工人进行施工,神角村蔬菜大棚正式开工。由于施工地海拔较高,气温偏低,第一批20多个工人受不了严寒,刚开始的工程便暂停了。后来,他们多次联系厂家,前前后后大约有5批工人都因气候条件不适而停工。面对挫折,庞金锁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咱们自己干!他们根据厂家给出的建设方案,发动村民自己动手,配合当地的土办法,终于在农历腊月二十七把10个蔬菜大棚都建成了。庞金锁拍了拍身上的土,招呼村民赶紧去集上办年货……
正月初六,庞金锁就又马不停蹄地开始起垄、铺膜,栽植了辣椒、西红柿等6种大棚蔬菜。有了建大棚的经验,庞金锁对本乡本土的信心更足了,在种植过程中,为确保蔬菜的高品质,他多方寻找懂得当地水土的技术人员,最终聘请了来自吉县的“土专家”陈忠娃。现年65岁的陈忠娃对记者说:“咱种菜种了30多年,中间还不断去山东、河南等地学习人家的新技术,庞书记信任我,我也有信心给村里把大棚管理好。”
如今,神角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实现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销售。创建标准化粮菜基地,利用“党组织+集体经济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在原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通过流转农户耕地、开垦撂荒地,完善水利、交通等设施条件,种植高粱等小杂粮100亩,发展露地蔬菜50亩,年收入70万余元,解决80余名劳力务工问题,人均收入可达9500元。
针对神角村地块狭小,土地贫瘠、耕种困难、效益低下的现状,庞金锁又向乡宁县申请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改善提高耕地基础条件。目前正在实施土地平整改造,将建成高标准农田800亩,极大地挖掘土地潜力,提升农业发展后劲。庞金锁说:“到8月底,蔬菜大棚就该倒茬了,我们准备栽种羊肚菌,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投资200余万元的畜牧园区已经开工了,发展猪、羊、鸡、狗、蜜蜂等养殖,下一步致力发展循环经济,我相信神角村发展会越来越好。”
强效治理成为乡村稳定“定心丸”
产业发展解决了村民的物质需求,而发展乡村旅游则满足了百姓在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与享受。庞金锁结合全村森林覆盖率高、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等优势,多渠道整合,投资10余万元,开始起动了红石洞景区路面修建基础工程及舞台场地平整工程,设计规划了以红石洞为中心的集旅游研学、休闲康养、护林通道、有机蔬菜采摘为一体的园区,构建研学、观光、体验等多方位文旅新业态,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神角振兴。
为助力神角振兴,悉心听取老党员老干部的建议后,庞金锁组织了资产“清化收”百日攻坚行动,清理规范集体的资源资产,盘活集体土地、林木、房屋以及设施设备等资产,规范合同16份,增加集体收益多达80万元。
庞金锁按照“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量化指标,同“三会一课”、志愿服务、主题党日等活动和工作相结合,激发党员群众的正向活力与干事热情,并以此作为评优的依据。神角村推行村民议事说事的办法,形成农户自评、群众互评、张榜公布、嘉许授星一套完整流畅的程序,其中实行星级评定,更好地激发村民参与村组事务,发挥乡贤力量。今年确定了十星级文明户130户,九星级文明户55户,八星级文明户33户,七星级文明户50户。
人居环境治理是建设和美乡村的前提,庞金锁深知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全力推开环境整治工作,全方位推进示范村建设。今年以来,神角村建成三格式污水排放处理设施,完成了全村96户厕所改造,通风改良式旱厕33户,水厕1户,修建公共厕所2座;修建垃圾池9个以及垃圾中转站,定期进行转运,确保群众就近倾倒,极大程度解决了垃圾池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做到环保、绿色、清洁;整治了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杜绝了私搭乱建、乱堆乱放、乱贴乱画、乱排乱扔等现象,实施墙体绘画、防腐木护栏、花箱、种植、推进新农村美化、亮化,建设绿色生态村庄;配套65盏太阳能照明灯,完善村庄公共照明设施。经过一番整治,神角村面貌一新,村庄干净整洁有序,为建设美丽宜居典型示范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除此之外,庞金锁还十分注重村里民生事业。以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为出发点,建设了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用来照顾70周岁以上,特别是高龄、空巢、独居且生活无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目前,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设有床位18张,男、女日间休息室各3间,餐厅可容纳60人用餐,还配有阅览室、康复室、娱乐室以及洗浴室,使老年人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庞金锁一直把社会治理放在心上,注重信访维稳,建设平安村庄。近年来,他积极建立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滚动摸排、联动处置长效工作机制,安排村、组干部定期进村入户了解民情、调解纠纷、化解矛盾,责任到人。取缔烟花爆竹,清理不规范燃气,收缴散煤乱煤,杜绝三轮车载人,彻底消除了风险点和危险源,加强了森林防火、环境卫生、安全生产及平安建设等常规工作,确保了全村安全安定,团结祥和。
在台头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庞金锁及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神角村的社会治理、民生事业、产业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明显成效,整个神角呈现出乡村振兴的无穷活力和魅力。庞金锁说:“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很开心也很欣慰。今后,我将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服务好父老乡亲,带领大家走出一条属于神角的乡村振兴新路子,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美好。”
从一个人到全村人,从一处美到全域美,神角村真正做到了“好书记带出好支部,好支部发展好产业,好产业带富整村人”,实现了全村由“匮乏资源”向“生态资源”“绿色经济”的有效转化,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的兴村富民之路,“美丽神角村,幸福宜居地”的锦绣画卷正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
本报记者裴彦妹 实习生刘雨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