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红书”,一个“便民服务站”,一支“红色管家服务队”,打造了翼城县里砦镇基层治理的“金名片”。今年以来,该镇干群一心,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小服务守护大民生,让村民们的幸福感在家门口升级。
里砦镇里砦村村民刘二亮长期在外打工,今年想回到村里自主创业,他一大早就来到镇上的便民服务站,办理家庭农场营业执照。刘二亮说:“现在流程很简单,当天办理、当天审核,第二天就能拿到证,以前还得去县城,特别麻烦。”
为实现老百姓有事家门口就近办的需求,镇上专门搭建了便民服务站,三三两两的村民或在等候办理业务,或在自助填表区填写资料,“一站式”服务办证业务让村民们“少跑腿、好办事”。在便民服务站有个醒目的大屏幕,里砦村的便民服务事项清单一目了然,清单总共罗列了43项便民服务事项,是根据老百姓平时办理的事件收集汇总起来的。
“最近咱们县里给65岁以上老年人办免费公交车卡,就是坐车不要钱,办卡需要身份证复印件,还有红底一寸照片两张,我给你注册好,你不用去,办好了我再给你送回来。”在里砦村村民王红爱的家中,一位身着红马甲的工作人员给她耐心地讲解如何办理免费公交车卡。村里活跃的这支特殊队伍,他们平日里走街串巷,热心服务每户村民,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红色管家”。
村民王红爱说:“年纪大了,也走不了远路,有了‘红色管家’,不论是厕所维修、水管维修,办理养老保险等,只要和红色管家一说,马上就有人上门,可是方便了。”红色管家协助村民办理的有民生事项服务、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调解、治安群防群治、特殊人群关怀、政策法律宣传等八项主要内容,对村民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困难,他们第一时间进行处理,让村民们感受到了红色管家带来的便捷服务。
据悉,红色管家由村里的党员、志愿者自发组成,每名红色管家平均包联村里的20户村民,对村民的大事小情进行“闭环式”服务,变“等上门”为“送上门”,对村民遇到的困难做到零距离、高效率解决。每个红色管家手里还都持有一本小红书,里面记录了七十多项为村民办实事的服务内容,也制定了他们的工作职责,“有事找管家”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里砦镇群众的一种行为习惯。
“红色管家”作为联系群众与上级的纽带,提升了群众的认同感,一些村民从以前的不管闲事到现在也成为巷道的热心人。里砦村党支部书记吴海军说:“村里自从有了红色管家,各项政策宣传落实能够及时到位,一些小的矛盾纠纷也能解决在萌芽状态,村民们好多建议意见能得到及时反馈,他们也带动村民共同参与乡村建设,为村里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了解,自里砦镇全面推行基层治理新模式以来,全镇300多名“红色管家”在实践中接地气、顺民意,彰显了党员使命担当,截至目前调解纠纷40余起,入户宣传5620人次、办理实事308件,切实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推动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切实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获得感。
裴国旗 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