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亮点新闻

平鲁区举行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技术交接仪式

  本报讯 7月4日,朔州市平鲁区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技术交接仪式在平鲁宾馆举行。交接仪式由平鲁区委区政府主办,华风气象传媒集团北京天禾翔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相关领导、专家出席交接仪式,政府相关部门、企业代表等80余人参加交接仪式。
  平鲁区地处雁门关农牧交错带示范区,天气寒凉、降水量少,适宜的气候条件孕育出“粒大、皮薄、色好、质优”的红山荞麦。红山荞麦硒含量高,蛋白质、氨基酸含量位居同类产品前列,多次入选国宴,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基于得天独厚的小杂粮资源优势,平鲁区政府于2022年引入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低GI荞麦挂面加工、燕麦乳饮料加工生产等两项国际先进技术。通过科技赋能,将曾经的耕作粗放、广种薄收、加工水平低、增值空间小,转变为如今的规模化种植、绿色化生产、集约型经营和产业化开发,打造出多层次、立体式的燕麦荞麦产业,小杂粮成了“致富粮”,新型营养健康食品产业已经正式投产运营。
  据介绍,此次技术联合不仅推动了荞麦燕麦由粗(初)加工向精(深)加工发展,更是助力平鲁农业现代化能力稳步提升,对于提升朔州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增加朔州农产品附加值、提高朔州农业整体效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专家表示,为突破市面上荞麦营养挂面荞麦含量不高、易断条、口感粗糙不爽滑等难题,在平鲁区政府主导下,研发团队面向国内国际市场进行深度研发,通过原料质量标准和控制技术、低破损淀粉制粉、和面技术与设备、干燥节能技术、自动化包装技术等加工关键技术的集成与创新,目前生产的荞麦面食技术加工成品已突破荞面含量80%,研究出满足含量高、筋道耐煮,兼具特殊营养健康功能的“低 GI 荞麦挂面”,在科学营养配比的基础上,具有低升糖、零脂肪、高饱腹、低钠的特点,更宜为市场和消费者接受。
  此次合作,平鲁区产业研究院作为平鲁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引擎和重要平台,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环节、全链条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实践了“产学研销”一体化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创新发展之路,以产学研深度融合助力平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陈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7-11期

  • 第2023-07-07期

  • 第2023-07-04期

  • 第2023-06-30期

  • 第2023-06-27期

  • 第2023-06-20期

  • 第2023-06-16期

  • 第2023-06-13期

  • 第2023-06-09期

  • 第2023-06-0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