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版:要闻

云州区“望闻问切”推进巩固衔接问题整改

  本报讯 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以来,大同市云州区始终坚持以“村村过、户户查、人人见”的方式,按照“三看三问一满意”工作要求,采用“望闻问切”的模式开展进行,聚焦重点指标、重点人群,对标对表、查漏补缺,扎实抓好问题整改,全力推进巩固衔接,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推动问题整改工作落实,云州区全体包乡区领导、乡村两级干部、机关企事业帮扶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员、驻村大学生、网格联户长等联合发力,紧盯住房安全、饮水安全、环境卫生、群众慢性病鉴定、大病报销、医疗救助、残疾鉴定、补助发放等,进行全面体检,精准把脉,切实防范风险隐患和解决苗头性问题,确保风险人群应纳尽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应保尽保、户厕摸排“一户一档”,推进环境问题立行立改,实现环境高质量提升。
  “望”,扭转“敷衍干”的风气。自8月18日开始,该区每月集中排查一次,查看产业项目是否正常运行、联农带农增收情况、基础设施是否存在短板弱项等,以解决问题、落地见效为目的,做到发现问题、破解难题、推介经验、以点带面并重,切实做到不留死角盲区、不回避矛盾、不遮掩问题,不搞大水漫灌,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问题排查工作取得实际效果。
  “闻”,达成“怎么干”的共识。一是进行问题征集,在云州区各乡村和媒体公布问题征集渠道,全体村民、干部可通过电话、微信等渠道向指挥部综合协调办公室反馈问题线索,办公室收到问题线索后进行统计整理建立台账,下发到督导组和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并督促整改。二是在老百姓聚集的地方倾听老百姓的呼声,从中找到并及时补齐该村的短板和弱项,全力打好问题整改“翻身仗”。
  “问”,加强“入户问”的频率。该区要求各乡镇、各部门、各帮扶单位要互通有无,信息共享,党员领导干部要亲自入户,认真倾听群众的心里话,围绕脱贫户和监测户“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产业、就业、低保、特困供养办理政策是否知晓、基本信息是否有误、户容户貌是否保持良好等内容进行重点核实,准确掌握群众实际情况,增强工作针对性,提高群众满意度和认可度;并充分利用云州区1500名联户网格长对常住户进行包联并按月进行排查,每名联户长包联15人左右,通过拉家常的方式,深入了解农户的身体状况、家庭收入以及教育、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公益岗位、小额信贷、临时救助等帮扶政策落实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和诉求,拉近距离,增进感情,收获信任,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保证常住户问题排查不漏一户、不误一人。
  “切”,跑出“长效制”的整改。该区分别对突出问题、个性问题、共性问题分别进行研判,突出问题采取超常规措施进行整改,个性问题点对点进行整改,共性问题进行重点关注,建立制度进行长效整改。问题排查后要分级建立排查整改台账,对公开征集的问题台账在指挥部综合协调办公室建立并督促整改,对排查整改的问题要精准描述,精准整改,按时销号,弄清群众急难愁盼,虚心接受群众的意见建议。除需要制定制度进行长期整改的问题外,其余问题要全部彻底整改。 (本报记者)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4期

  • 第2023-08-01期

  • 第2023-07-28期

  • 第2023-07-25期

  • 第2023-07-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