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质日粮就是根据蛋白质氨基酸营养平衡理论,在不影响动物生产性能和产品品质的条件下,通过添加适宜种类和数量的工业氨基酸,降低日粮蛋白质水平、减少氮排放的日粮。
如何配制低蛋白日粮
1.确定日粮类型。根据豆粕替代原料的供应情况和市场价格,综合性价比,选择适宜的饲料原料,确定日粮类型。
2.合理设置日粮有效能水平。参考有关饲养标准或饲养手册,结合动物不同生理阶段特点,根据推荐的有效能需要量确定其他营养成分的相应比例。
3.制定基于可利用氨基酸的低蛋白日粮配方。针对动物不同生理阶段,选用合适的氨基酸平衡模式。合理补充必需氨基酸,并考虑其与非必需氨基酸、小肽之间的平衡。
4.适当考虑其他营养素平衡。包括能氮平衡、脂肪酸平衡、维生素平衡、微量元素平衡、电解质平衡等。
5.选择合适的豆粕替代原料。选择质优价廉的蛋白原料品种,如菜籽饼粕、棉籽饼粕、花生饼粕、全酒精糟、胡麻饼粕等。有些地方还使用苜蓿、青草、构树、肉骨粉、肉粉等作为蛋白原料。
6.合理选择和使用酶制剂。选择适宜的酶制剂,如酸性蛋白酶,可降低抗营养因子,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率。
7.合理使用其他添加剂。如花生粕中的黄曲霉毒素会损害动物健康,可通过添加脱霉剂来降解。
加工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1.原料预处理。可采用生物发酵或体外酶解等方式,处理杂粕和糟渣类副产物等低值原料。
2.替代原料加工。可合理使用粉碎、膨化、制粒等方式处理原料,提高其营养价值。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粉碎粒度、混合均匀度、饲料硬度等,否则会影响动物采食量和生产性能。
3.日粮加工生产。采用专用粉碎机如变频粉碎机,尽量使颗粒均匀、含粉率低,也可采用蒸汽处理,消毒饲料。
张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