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种植导航

晋南低山丘陵区油菜播种关键技术

  晋南低山丘陵区(海拔900-1100米)在经历了严重伏旱后,于8月23日-27日迎来了较大降雨量,此次降雨为秋播作物油菜播前整地及播种提供了有利条件。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三区”科技特派团在浮山等地技术服务中了解到,低山丘陵区近年来建立了油菜复播谷子的粮油种植制度,技术服务中还了解到,该种植制度中的油菜种植环节存在品种落后、播期偏早、播种过深及播后缺乏镇压等技术问题,导致油菜出苗率低、基本苗不足及产量较低。为有效提高油菜单产,提升油菜复播谷子种植制度的经济效益,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科研人员,依据气候变化特别是气温逐年上升趋势、低山丘陵区的光热水资源特点及油菜的生长发育特征,提出了晋南低山丘陵区油菜播种关键技术。其主要包括以下关键环节:

合理搭配品种

  依据低山丘陵区气候资源特点,以甘蓝型、优质、高产、耐冻、抗倒等特点的品种为主干品种(如晋油11号),以白菜型、抗逆性强特别是抗寒性强等特点的品种(如运白2号)和当地农家种为搭配品种。通过主干品种和搭配品种的实施,规避冬季极端低温冻害对产量的影响。

合理确定播种期

  依据低山丘陵区气候资源特点及近年关键气象因子气温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征,低山丘陵区(海拔900-1100米)宜在9月上旬末实施播种。通过合理的播种期实现冬前适宜的苗龄,规避冬季极端低温冻害。

精细整地合理施肥

  油菜为典型的小粒作物(千粒重仅有3克左右),其顶土力弱,因此,播前整地一定要做到细、透、实、平的标准;结合整地每667平方米施纯氮8-10千克、五氧化二磷5-6千克、氧化钾3-5千克。

掌握适宜播种密度

  基于低山丘陵区以雨养为主,同时油菜生育期与降雨高峰期错位,即油菜整个生育期几乎在降雨稀少的干旱逆境中完成生长发育,因此,其播种密度宜控制在每667平方米2万株即行距40厘米,株距8-9厘米。通过适宜的播种密度有效调控土壤水分,实现农艺抗旱节水。

播种深度及播后镇压

  油菜为双子叶植物,其顶土力较弱,因此,其播种深度不宜过深,宜控制在1.5-2厘米为宜。由于油菜较其他作物播种深度浅,为使种子播后可与土壤紧密结合,充分吸收土壤水分,在播后采用“农田土壤悬虚镇压器(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研制开发)”实施镇压,可大幅度提高出苗率,保证基本苗,为提高单产奠定基础。

  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 马爱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0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4期

  • 第2023-08-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