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关帝林局:转型发展 小林场焕发新生机

  8月24日,在全省国有林场工作会召开之际,省林草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首个全国生态日带记者走进山西省关帝山国有林管理局龙兴林场、千年林场、阳圪台林场探寻关帝林局多年来在生态建设中的具体做法和先进经验。
  关帝林局地处吕梁山脉中段,全局经营总面积460.4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116.05 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8.95%、天然林面积223.5万亩,占全省的近五分之一,是全省面积最大的省直国有林区。多年来,关帝林局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在助力地方生态治理、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黄河大合唱”中,中流奋楫,砥砺笃行,一步一个脚印踏响筑梦未来的强劲足音。

龙兴林场:开展沙棘良种繁育推全链条产业发展

  龙兴林场是关帝林局“场圃升级”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实景工程,30年专攻沙棘研究,这里的沙棘苗木品种全、质量高、系列化的一个特色基地,打造现代化新型林场,开展沙棘良种繁育全链条产业发展。
  在文化长廊、党建展板等集中展示区,记者对龙兴林场林区在生态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有了初步了解。
  据介绍,近年来,随着沙棘的大规模种植,沙棘资源开发利用也逐步兴起、发展、壮大,沙棘产业成为构建青山绿水、助力精准脱贫的生动实践。龙兴林场坚持生产与科研结合,实现“引、选、培”一体化;坚持产业与企业结合,实现“育、保、用”一体化;坚持育苗与造景结合,实现“乔、灌、草”一体化;坚持治坡与治水结合,实现“路、渠、网”一体化;坚持现代与现实结合,实现“场、圃、林”一体化。现在的龙兴林场既是一个科技示范园,又是一个绿色康养园,更是一个文化展示园,实现了一区一景、一园一品、一圃一色的整体效果。

千年林场:实现了“青山变金山”的美丽蝶变

  千年林场小云顶森林所处的位置是交城、文水、离石三县交界处的离石区一侧,地名小云顶,海拔2274米,主峰两侧,万顷草甸一望无际,绵延40余里,碧草连天,风光旖旎。
  近年来,千年林场按照“一区一布局、一场一特色、一沟一景观”的发展思路,在大东沟实施了“11112”工程,坚持规划引领,分步实施,统筹治山治水一体化布局、治林治草精细化推进,采取山顶种草建花海、山腰抚育建林带、山下增绿建屏障、沟谷添彩建景观,让绿水青山的颜值更加靓丽,让金山银山的价值更加坚挺。
  大东沟地处关帝山主峰西延的骨脊山腹地,紧邻千年水库和西华镇亚高山草甸,属于关帝林区的核心区域。这里交通便利,沟深林茂,溪水潺潺,风光秀丽,吸引了很多市民来此观光休闲。
  大东沟露营景区通过政府搭台打基础,投资建成了6个露营区328个露营位、7000米游览步道,涵盖了帐篷营地、房车营地、探险营地、攀登营地、烧烤营地、溪畔营地等多种业态,形成了到这里的游客吃、住、游、娱、购一条产业链。今年以来,景区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直接收入290余万元,撬动消费600余万元。共有913户、3100多名当地群众直接受益。

阳圪台林场:创新打造康养产业新业态

  谷深幽静,溪水潺潺,林草丰茂,景色如画,森林覆盖率92%以上,负氧离子含量高达每立方厘米4000个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奇峰、彩林、秀水、苔石四大景致独具特色,石林叠翠、彩林秋色、石门瀑布、十里清溪等十大自然景观美轮美奂,被誉为“人间仙境”“童话世界”;感受幽谷鸣泉、天闻声籁,体验自然“森”呼吸,品味康养“林”距离,这里就是梅洞沟森林康养基地。
  梅洞沟森林康养基地是阳圪台林场创新打造康养产业新业态的探索和实践,项目建设从2018年开始,经过近五年的努力,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即将开园迎客。这里是省级湿地公园,也是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总面积近300公顷、森林覆盖率以“森林康养+”为路径,推动形成“产、教、研、学,游、健、娱、养”八大新业态,让神奇梅洞沟成为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梅洞沟与方山县加强合作,通过项目整合、资金集聚,建设完成游客服务中心、康养体验中心和观景平台等,夯实发展基础、提高服务水平。目前,梅洞沟森林康养基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每年游客数量保持在5万人以上,有效带动了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互促共赢。

本报记者史晶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01期

  • 第2023-08-29期

  • 第2023-08-25期

  • 第2023-08-22期

  • 第2023-08-18期

  • 第2023-08-15期

  • 第2023-08-11期

  • 第2023-08-08期

  • 第2023-08-04期

  • 第2023-08-0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