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时候,非常崇尚古代那些骑马挎枪驰骋疆场的英雄好汉,如赵云、岳飞、杨家将等等。我喜欢他们那种忠义精神和强悍勇武的男子汉气概,因而对“骑马打仗”这一游戏情有独钟。
“骑马打仗”一般两人为一组合,游戏时在预设的场地上由一人背着另一人向其他组发起进攻,在“近身肉搏”时由背在背上的人互相争斗,并设法把对方“拉下马”或推出场外,以此决出胜负。
那时候我们“骑马打仗”的“战场”主要有两个,一是学校操场。课间十分钟休息,下课铃一响,我们便冲出教室,轻车熟路地跑到操场。通常,我们都有约定俗成的组合,身强力壮的同学当“马”,背着机灵勇敢的“战将”,迅速展开逐对“厮杀”。那个时候,可不是追求“颜值”和崇尚“阴柔美”的年代,比的是强悍和阳刚之气。男孩子若是没有人找你搭伙,参加不了战斗而当“看客”,那是很尴尬很没面子的事。
另一个战场是我们家所在的大杂院。那时候人人家里有两三个孩子,不愁没有人参与。十多个孩子分成两拨,待“头儿”一声令下,便嘶喊着向对方冲击,有时是一组对一组的较量,有时则是“群战”,讲战术讲协调讲配合,形成以多打少的局面。
那时战斗往往十分激烈,双方打得难解难分,这就要求当“马”的人不仅要强壮、进退有度还要有耐力,当“将”的人不仅要灵活顽强,还要遵守规则,如不能拳打脚踢和打脸等等。有时候战场上形成僵局,那就看谁能坚持下去。无论什么样的僵局,总有被打破的那一刻。
“骑马打仗”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培养了我们聪明、勇敢、坚持的性格。虽然每次战斗结束时,我们都大汗淋漓衣衫不整,有时回家免不了挨家长的责骂,但内心是欢愉的。
晓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