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在深圳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我省运城清海科技有限公司推荐参展的“树葆”牌植物葆青罐获优秀产品奖,这是“树葆”新技术推出以来获得的又一项荣誉。
“树葆”牌植物葆青罐是由运城清海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树海于2017年研发成功的一项新技术,当年7月20日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赵树海原是国家电网的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科技工作,热衷于发明创造。
作为地地道道的运城人,他在工作之余注意到,长期以来,我省缺雨少水,许多丘陵山区农业生产大多靠天吃饭。虽然不少地方近年来采用灌溉、滴灌、渗灌技术使农业用地保墒保水,但需要建设相应的水利设施,包括架线、打井、铺管道、浇水、用电、管道维护等,投入成本很大,其弊端是容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水蒸发后还会导致土地盐碱化,不利于农作物和果树生长。为此,他决心研究一种既能让植物在生长中保墒保水,又能节约成本、保护耕地的技术。
赵树海苦心钻研几十年来,奔波于干旱地区的田间地头、戈壁沙漠、丘陵山川,经过一次又一次的试验,最终于2017年创新发明了植物葆青罐,简称“树葆”。这是一种干旱时期保障植物存活、促进植物根系生长的物理装置,最大的特点是解决了困扰人们在干旱地区植树造林难以成活的问题。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树葆”埋在植物根部,通过收集天然雨水进入蓄水罐,在旱季时从网罩缓慢蒸发水汽滋养树木根部,将无效天然降雨进行有效利用,持续保持土壤墒情,涵养、促进植物根部发育、树株生长。
据介绍,“树葆”技术专利有五大创新点:一是减费、节水。采用“树葆”后农户不用再打井修渠、安装灌溉设施,一罐储水可蒸发、滋养树株2-5个月,并能保持树木毛细根存活。二是集雨、蓄水、保水、过滤、蒸发5项功能集于一体,综合应用于同一植株,还可一并适量加入生物有机肥。三是通过无效降水的有效利用,解决了我国大范围、大面积干旱地区、沙漠地区植树造林缺水和农作物存活难的问题。四是产品获国家多项专利,同时获得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发明专利,可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造林绿化建设项目提供可靠服务。五是实现了“树葆”项目推广新模式,即规模化生产、团队化推广和工程化服务。
“树葆”技术问世以来,先后在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干旱地区的园林绿植、荒山造林、沙漠种树、矿山生态修复,果树、西瓜、蔬菜、大棚栽培等方面进行保墒保水试验推广,得到了政府肯定、社会认可和受众者广泛赞誉。
2022年11月,“树葆”牌植物葆青罐荣获第24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最高奖项——“后稷特别奖”。此外还获得全国治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
赵树海也因此项技术被省科协授予“创新达人标兵”,推荐入选“三晋英才”,并选为中国治沙学会理事。运城清海科技有限公司荣记山西农林水系统一等功。
谈起发明该技术的初衷和愿景,赵树海说:“让荒山变金山、沙漠变良田;保护地下水,江河水连绵;化肥更少用,空气更新鲜;平川种粮棉,水果上高山;生态环境更优美,农业收入更可观。”
刘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