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阳城县润城振峰康益食品厂,制作车间里,机声轰鸣,操作台上,工人们正在精心制作枣糕,一幅紧张繁忙的生产景象。
刚刚从晋城配件回来的赵振峰一下车,便风风火火地赶到厂里。谈起枣糕制作,他介绍说,自己的制作技艺是从父辈那儿学来的。上世纪80年代,老父亲从供销社退休后开始做枣糕加工。提起润城枣糕他说:“枣糕,谐音‘兆高’,预兆来年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润城传统手工麦芽枣糕制作讲究,形状如花,工序复杂。共有18道制作工序,无碱自发、无糖自甜,咀嚼时有麦芽的香甜,具有健脾消食功效。”
润城枣糕作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晋东南的传统知名美食,其传统手工麦芽工艺正是非遗文化传承的亮点,更是饮食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完美融合,发展至今,已经成为逢年过节时人们走亲访友、馈赠亲人的礼品。
近年来,润城镇以发展“小枣糕 大产业”品牌为目标,积极引导当地群众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枣糕产业。通过镇级统筹、村级组织、户为主体、公司运作,试点先行,稳步推开,为润城传统手工麦芽枣糕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1400余名农户通过枣糕产业增收致富。“小枣糕大产业”成了富民产业和增收工程,一大批企业、农户参与到枣糕产业中来,各村党支部领办枣糕合作社,枣糕平台公司与多家枣糕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签订购销协议,使用同一品牌“润城厨娘”进入市场。现在的润城枣糕产业越做越大,越做越强。
润城枣糕产业的发展不仅拓宽了农民就业增收的渠道,而且还成了润城品牌乡村振兴的新亮点。“我准备了4千多公斤小麦粉,一天可以生产四五千个枣糕,整个腊月可以生产十万多个枣糕。从现在开始要忙到腊月二十五六,我们将坚持传统手工技艺,严格工艺操作,严把产品质量,做出上乘产品,不断做强做大枣糕产业,带动乡亲们走上产业发展之路。”赵振峰说。
“纤纤女手费功夫,雪白花糕别处无;曾说范金成佛像,不闻面团起浮屠。”清代润城籍诗人延君寿看到农妇捏枣糕即兴创作的这首诗,不仅再现了生动的枣糕制作图景,更是阳城县特色产业发展的新画面。
李卫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