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山西农大谷子研究所“特”“优”项目

绿色生防助力漳河灌区玉米高质量发展

  本报讯(记者张美丽)黄金六月天,农事要抢先。玉米是我省第一大粮食作物,当前正是春播玉米田间管理的关键时期,在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实施的“特”“优”项目——漳河灌区玉米新品种及高产高效技术集成示范课题的黎城东社核心示范基地,种粮大户、玉米生产主体等正抢抓农时,对拔节、喇叭口期的玉米进行中耕、除草、施肥、灌溉等作业,一派“三夏”农忙景象,多位种植户对项目实施的效果赞不绝口。
  据介绍,晋东南地区因自然生态环境特点,属于茎腐病、穗腐病的高发区。两种病害在造成玉米减产的基础上,茎腐病的发生引发群体倒伏对机械收获产生不利影响,穗腐病的发生导致玉米籽粒品质变差,黄曲霉毒素、呕吐毒素等超标对饲用、食用的安全存在隐患。
  “多年来针对茎腐病、穗腐病的产业发展瓶颈问题,我们科研团队从种质资源入手,抗病品种选育到生产中绿色生防技术的研发,把新品种、新技术从实验室推广应用到生产第一线,玉米镰孢菌病害侵染规律与系统控制关键技术,有效解决了玉米生产过程中茎腐病、穗腐病的问题,减轻了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两类病害的危害程度。”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长治综合试验站站长、山西农业大学谷子研究所社会服务办公室主任阎晓光介绍说。
  据介绍,在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播前采用木霉-芽孢杆菌生物种衣剂对种子进行二次包衣,通过木霉-芽孢杆菌在种子与根系表面定殖,在玉米根际产生几丁质酶、木聚糖酶、内切半乳糖醛酸酶、蔗糖酶等抑制镰孢菌病害的侵染与镰孢菌产生有效拮抗作用,达到对茎腐病、穗腐病的有效绿色防治。在喇叭口期-吐丝期通过木霉酵液、杀菌剂吡唑醚菌酯、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的一次性整株喷施,达到玉米叶部病害后移,防控穗虫危害和促生防早衰的绿色防控效果。
  据悉,玉米镰孢菌病害侵染规律与系统控制关键技术是一项玉米病害绿色防控生产技术,目前已通过河北省科技厅成果鉴定,鉴定成果水平为国际领先。该科研团队这一研究成果,对助力漳河灌区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21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07期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4期

  • 第2024-05-21期

  • 第2024-05-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