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走进五台县蔣坊乡泗阳村党群服务中心大楼,看到一块巨型电子屏赫然安嵌在门庭对面墙上,一串串数据、一行行文字、一幅幅图像不停地演变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乡村产业链的新业态。村党支部书记赵丽平高兴地说:“多少年来,我们把手机装在口袋里,掏出来遍知天下事。现如今,我们又把电子屏装到墙体上,村里的大事小情一目了然,数字乡村成了村里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态,成了学用‘千万工程’经验转型提升新质生产力的视觉新体验。”成功实现了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型产业科技化、科技产业效益化,以此达到了“以学致用、以用见效”的目的,走出了一条“泗阳村路径”。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加强‘三农’人才队伍建设的关键。”这是泗阳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共识。为此,该村着手组建了适合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发展的专项科技团队,完善了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将技术推广业绩与村“两委”干部的个人薪酬挂钩,着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高素质农民队伍,加大“土专家”“田技师”培养力度。预计今年参加县、乡培训50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20人次,培训高素质农民220人,占全村常住人口516人的43%。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12人,力争每个农业生产家庭有一名农业技术“明白人”,让更多专业化、技能型的新型职业农民走向田野,为五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区聚集人才,提供智力支撑。
忻州市委组织部驻该村工作队队长聂永春高兴地说:“泗阳村党支部始终坚持以科学技术为第一生产力,重点在转型提升两大产业的新质生产力上下功夫。全村建设蔬菜大棚133座,主要种植叶生菜和果蔬菜,平均每棚年产蔬菜3100公斤以上,有60余名村民参加劳作,不出村就能挣工资,人均年收入3.6万元。”泗阳村农民田新安,积极响应党支部、村委会科学种田的号召,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腐殖土壤和白沙泉水引灌,建起无公害水果西红柿日光大棚20个,成熟后口感香甜沙软,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打造成了“五台斋选”素食品牌,装箱后每公斤卖到16元,线上线下畅销省内外果蔬市场,年创产值40多万元。泗阳村的另一项重点产业项目是光伏电站经营。分别是300kW的村级扶贫光伏电站,238.25kW的集体屋顶光伏电站,还有475.2kW的个户屋顶光伏电站。全村实现了用电、售电“两不误”,有效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提升了绿色转型、低碳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经济效益。
赵丽平指着《泗阳村经济发展示意图》说:“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110.62万元,主要有光伏收益61.8万元,大棚种植40.64万元,占全村当年集体经济收入的92.6%,比2022年增收9.59万元。今年,力争再递增9个百分点,目的是让‘千万工程’经验在转型提升新质生产力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金俊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