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留住乡愁

书的味道

  中国人对世界的感觉,每每从身体出发,而尤重味觉,喜欢讲“味道”。“味”能成“道”,“道”可以“味”。中国人的感性经验发展出一套极为独特的对味道的细腻分析和精微把握。
  《堂吉诃德》里桑丘的两个亲戚品一桶酒。一个辨出有皮革味,一个辨出有铁味,惹得众人大笑,认为是胡说八道。大家把桶里的酒倒干以后,发现桶底有一把系着皮带的铁钥匙,可见拉丁民族味蕾之精细,不输于中国人。不过,西方人对味道的理解停留在形而下的层面,不同于中国,已经上升到形而上的层面。“有味道”,就可以是对诸事万物的一种评判。
  由此,我想到了关于书的味道这个问题。书能有什么味道呢?从书的物理属性上讲,书作为一种印刷物,自然有它本身的味道,但一本书最重要的是关于书的内容的独特味道。不同的书有不同的味道。当然,也有的书不是单一的味道,而是混合性的味道。
  最让我读得沉重的,是有“苦”味的书。古今中外,关于人类历史上的苦难记忆的作品数不胜数。最近读到的是高尔泰的《寻找家园》。
  高尔泰是一位美学家、画家、作家,1957年因发表《论美》,而被打成右派,被送到夹边沟劳改。历经磨难,几番挣扎,终于熬过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岁月。高尔泰用一本书来书写一生。《寻找家园》是对历史的真实回忆,更是对人性的深层揭示,对灵魂的深度挖掘,对人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的倾轧、屈服、扭曲的描写,字字千钧,沉重如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特别是他被流放西北在鬼门关附近徘徊的经历,其苦痛滋味难以尽述。书中写到他在妻女相继离世以后,回忆起他婚后每周一次去看望岳母,“小站候车人寂寂,大漠走马月茫茫。斯情斯景,已不可再复,而当时只道是平常。”没有呼天抢地,没有涕泗横流,作者似乎不动声色,但他心中的苦顺着笔端流泻到文字里,流淌到我们的唇齿间,然后向全身心弥散,透彻骨髓。
  类似的书还有杨绛的《干校六记》,季羡林的《牛棚杂忆》等等。只不过这两本书的作者似乎更豁达一些,“苦”被描写得不那么浓烈,但同样撼人心魄,令人难忘。曾经,我们离苦难很近。让我们不能忘记“苦”的,还有《温故一九四二》。这是一本小说,似乎没有主线,没有情节,但引用相关历史资料却很多。对生活之苦、命运之苦,作者直接用一些简短的对话来表达:“老爷,五天没吃东西了。”短短几个字,让我们仿佛看到在那些灾民饿陷了的眼眶里,已经埋葬了所有的希望。
  有的书则带有“辣”味,给我的感觉是火辣灼人,读来令人有刺痛之感。比如柏扬的《丑陋的中国人》,读的时候脸上火辣辣的,像是有一双手一直在拍打读者的脸颊,内心里那种被火辣灼伤的感觉更为强烈。同样味道的书还有林语堂《吾国与吾民》。有人被辣得受不了,于是乎干脆横加批判:他把一部分人存在的俏皮圆滑、保守落后、随遇而安、懒惰不求上进的劣根性作为民族精神大肆宣扬,给欧美读者留下了被他歪曲了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形象。唉,讳疾忌医,何至于此!
  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也属于同类味道。如果柏扬与林语堂的书是辛辣的话,后两本书相对属于微辣型,但同样值得我们细读反思、掩卷警省。
  还有一类书,给人一种发甜的感觉。对这类书,我一般只是翻翻而已,可能是年岁见长,身体的含糖量“加号”太多了吧。这些书大都因甜而发腻,为免除麻烦,书名就不说了,反正我也不想推荐给大家看。
  如果说苦、辣、甜都属于“重口味”话,我现在最喜欢的是清淡的文字。“若教闲里工夫到,始觉淡中滋味长。”此类文集我最喜欢的是汪曾祺的散文集。正如林语堂所说,读这类文章,如在风雨之夕围炉谈天,亦庄亦谐,深入浅出,读其文如闻其声,听其语如见其人,个中滋味妙不可言。不过,这类文章适合放在枕边,闲来无事翻读几章。
  当然,我喜欢的“淡”是冲和平淡的“淡”,是如萝卜青菜那样的淡而有营养,有益于身心健康。如果像如某位“大家”的书,不断地在重复自己,而且把文字排得字号挺大,内文还插入大量的大幅照片,全书如同“注水猪肉”,不仅让人读来淡而无趣,而且简直有诈骗读者口袋中银子的意思了。还有一类鼓吹“风景这边独好”,以反衬那边如此糟糕之类的书,主题先行,盛气凌人。不过这已经不属于味觉的范畴了,就此打住吧!

雪野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1期

  • 第2024-06-18期

  • 第2024-06-14期

  • 第2024-06-07期

  • 第2024-06-04期

  • 第2024-05-31期

  • 第2024-05-28期

  • 第2024-05-24期

  • 第2024-05-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