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随着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消失在天际,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的一片黄花地渐渐被柔和的月光覆盖。此刻,这片占地数万亩的黄花地迎来了它一年中最繁忙也最独特的时刻——夜采黄花。
夜色如墨,黄花地里闪烁着点点星光,那是采摘工们头上佩戴的射灯,他们全副武装,长袖长裤、雨靴、雨衣、防虫帽、头灯一应俱全。
只见唐家堡村村民唐万手法娴熟轻巧地捏住黄花的底部,轻轻一旋,一朵完整的黄花便落入篮中。“为了确保黄花的品质,采摘工作必须在夜间进行。因为高品质的黄花是未开放的花蕾,一旦见到阳光,黄花会迅速盛开,其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与时间赛跑,赶在黄花绽放前完成采摘任务。”唐万边摘边对旁边的新手解释道。
“今年的黄花长势喜人,看来咱们的分红能比去年多不少呢!”唐家堡村民郭秀青的话语中充满了喜悦,这也是所有人共同的期待。
旁边,唐万接过了话茬:“是啊,今年这分红绝对比往年高,你看,今年这黄花长得真好。”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自豪。
“再喝点黄花啤酒,润润嗓子。”不知是谁的一句调侃的话,引得村民们开怀大笑。
采摘结束后,村民们聚集在村口的大树下,开始清点今天的收获,经过称重、分级后,村民们迎来了最期待的环节——结算工资。“王叔,您今晚上摘了300斤,按每斤1块5计算,这里是450块,您数数。”会计逐一结账,确保每位采摘工都能及时、准确地拿到自己的劳动所得,拿到钱的村民们笑逐颜开。
夜采黄花,不仅是一场农事活动,更是村民们情感交流、团结协作的体现。在云州区这片被月光包围的黄花田里,每一朵黄花都承载着村民们的汗水与希望,每一次分红和结账,都是对他们辛勤付出的肯定与回馈。
马静波 蒋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