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版:养殖宝典

高温天气 如何缓解奶牛热应激

  夏季高温环境对奶牛业造成了巨大损失。当环境温度高于25℃时,奶牛表现为热应激,采食量降低20%-40%,饮水量增加23%-35%,直肠温度升高、呼吸频率加快、反刍时间减少、站立时间延长,为了增加散热,牛体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消化道等内脏器官血液流量减少约30%,导致奶牛饲料养分消化率降低、产奶量和奶品质降低、机体免疫和炎症反应发生。我国北方地区每年6-8月奶牛单产普遍降低,在盛夏期间,因热应激造成奶牛日产奶量损失达0.7-4kg。目前,夏季高温已经被认为是限制世界各地奶牛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科学的营养调控技术和饲养管理措施能缓减热应激造成的奶牛场经济损失,保障奶牛健康。
  一、营养调控措施
  1.日粮中补充脂肪
  热应激状态下奶牛采食量降低,采食的能量不能满足泌乳和生长的需要,处于能量负平衡状态。日粮中补充脂肪可以增加牛的能量供应,同时减少机体产热,因为脂肪的代谢产热量低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通常在奶牛日粮中添加3%不饱和脂肪酸即可缓减热应激状态下生产性能的降低。基于不饱和脂肪酸对奶牛瘤胃发酵的负面影响,降低瘤胃乙酸和丙酸的比例,影响乳脂肪酸合成,可以考虑选择瘤胃保护脂肪,如饱和脂肪酸、氢化脂肪粉、脂肪酸钙盐或油料籽实。夏季高温状态下,奶牛日粮中分别添加棕榈脂肪粉450g/天、饱和脂肪酸1.5%、氢化脂肪粉200g/天、脂肪酸钙盐300g/天或整粒压片亚麻籽6.5%,均可提高产奶量和奶品质,降低直肠温度与呼吸频率,增强免疫力,缓减热应激对奶牛造成的负面影响。
  2.增加优质饲草料喂量
  高温高湿条件下,奶牛对精料的采食量增加,粗料的采食量降低,这种饲料的选择(挑食)行为,是牛自身缓减热应激的一种本能反应。试验研究发现,不易消化的粗饲料,如玉米秸秆,在瘤胃发酵过程中产热量高,增加了牛体热负荷。饲喂高质量粗饲料,如大豆皮、整株玉米青贮,或瘤胃发酵速度慢的谷物,如压扁玉米、压扁高粱,都能改善饲料的消化率和适口性,提高牛的采食量,进而缓减热应激对产奶性能的负面影响。
  3.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
  矿物元素对维持奶牛正常生理功能起重要作用。热应激状态下,伴随着牛体液损失的增加,矿物元素的损失增多,导致奶牛机体矿物元素不平衡。补充矿物元素能缓减奶牛机体矿物元素平衡的变化,缓减高温环境对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负面影响。夏季高温环境条件下,奶牛日粮中需要补充常量矿物元素钾和钠,微量矿物元素铬、硒和锌。钾和钠可以通过饮水的方式补充,也可以直接添加到奶牛的全混合日粮中,添加水平为氯化钾180g/天、乙酸钠300g/天。铬、硒和锌作为调控碳水化合物、脂质和蛋白质代谢的必需营养因子,通过日粮添加的方式补充,添加水平分别为:酵母铬4g/天、酵母硒278mg/kg DM或亚硒酸钠0.617mg/kg DM、羟基氯化锌35mg/kg DM或蛋氨酸锌40mg/kg DM。另外,在奶牛日粮中添加0.75%1.25%的小苏打和0.25%-4%的氧化镁作为缓冲剂,可以有效维持机体酸碱平衡。
  维生素的主要功能是作为辅酶或辅基参与机体代谢活动,对动物的生长、生产、组织器官的发育和免疫功能起重要作用。奶牛日粮中补充维生素同样能缓减夏季高温造成的负面影响。夏季高温环境条件下,维生素A100,000IU/天、包被维生素B3(尼克酸)12g/天、维生素C1000-1600mg/天,单独或混合补充均能提高泌乳奶牛产奶性能、免疫功能和繁殖性能。
  4.使用添加剂
  农业农村部《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总结了缓减夏季高温奶牛热应激的饲料添加剂,包括:酵母类培养物;微生物制剂,主要由复合乳酸菌、酵母菌和芽孢菌制成;酶制剂,主要由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制成;中草药类,主要由甘草、板蓝根、石膏等组成;有机酸类化合物,如乙酸钠、异位酸等。泌乳奶牛分别补充0.5%复合微生态制剂(占精料干物质)、40g/天复合酶制剂、220g/天中草药制剂、1%异丁酸或异戊酸,均能缓减热应激对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造成的负面影响。
  二、饲养管理措施
  1.保障饲料和饮水充足
  夏季高温环境条件下,要改变奶牛的饲喂时间和投料比例,早晚多投料,中午少投,同时注意推槽,刚投料时0.5小时推1次,后续1小时,再2小时推1次,以增加奶牛的采食量。高温环境条件下奶牛饮水量增加1.2-2倍,牛舍内水槽长度应保证每头牛3cm以上,每100头牛有9m长的水槽,每天要查看和清理水槽,保证奶牛充足洁净的饮水。
  2.采用喷淋结合吹风物理降温
  喷淋结合吹风是使空气和牛体同时降温、缓解奶牛热应激的有效措施。喷淋要求把牛体全部浸湿而没有水从牛体滴下,以大水滴、短时间、间歇式淋浴效果最佳,要求风扇要把含水汽的湿空气吹走,牛体水在下一次喷水前全部蒸发掉。通常一般风扇与地面呈20°30°角,风速4m/分钟,风向吹向牛体左侧瘤胃体表投影处。奶牛舍每隔6m设置1个直径0.9m的风扇,也可依据气温设置循环式喷水通风工艺。另外,要保证牛舍干燥,相对湿度控制在80%以下。
  3.其他
  严防原料、辅料和全混合日粮淋雨、受潮等,避免饲草料原料发霉,禁止日粮堆放。预防与治疗隐性乳房炎和各种产科疾病、代谢类疾病、霉菌毒素中毒等的发生。消除牛舍蚊虫和苍蝇,避免高温高湿条件下传染类疾病的发生。
  奶牛场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营养调控技术和饲养管理措施,能有效减少夏季高温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山西省现代农业牛产业技术体系 山西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 王聪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7-23期

  • 第2024-07-19期

  • 第2024-07-16期

  • 第2024-07-12期

  • 第2024-07-09期

  • 第2024-07-05期

  • 第2024-07-02期

  • 第2024-06-28期

  • 第2024-06-25期

  • 第2024-06-2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