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版:时光印记

记忆中的稷山四宝(下)

  •   

    稷山饼子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今天是黄华古镇二八逢集的日子,我还和往常一样,又一次来到村边的坡顶期盼父亲的归来……
      说是等父亲,其实我是在等父亲提包里的火烧子。那白面烤出来的、略带一点碱味的半圆饼子太好吃了,它和爸爸种的红籽大西瓜,妈妈做的香椿炒鸡蛋一样,是我儿时刻骨铭心的三大美食。
      火烧子就是我们家乡特有的一种名吃,大名叫“稷山饼子”。
      饼子摊前,两头尖的小小擀杖在案板上叮叮当当响起,打饼子师傅用一双灵巧的手把醒好的剂子和酥油、盐末、黑芝麻、小茴香糅合在一起:擀开……糅合……再擀开……再糅合……反复几次后饼子成型。先把它放在兰炭火炙烤的铁鏊子上翻转几下,等饼子两面发黄能立身的时候,再一分为二让它站在炉口的烈火旁涅槃重生。几分钟后,外焦里嫩,香气扑鼻的稷山饼子便在打饼子师傅“啪”的一个拍手声中出炉了。
      稷山饼子以出炉即食最为可口:粘着一层黑芝麻的表皮焦黄酥脆,夹着几粒小茴香的里层软绵咸香。拿起一个炙手可热的火烧子,急不可耐地咬上几口,满嘴的面香和油香在唇齿间流动,充饥解馋,回味无穷。
      如果单独吃饼子不太满足,那么饼子夹肉、饼子夹菜、饼子夹辣椒等饼子+系列食品,就是你不错的选择。饼子夹肉是主食和副食的简单搭配,面香与肉香的完美结合,再经过大蒜、辣椒两种辣味的提升,在舌尖上所产生的效应无法形容……非常适合上班上学,边走边吃的上班族和学生娃。深得年轻人的喜爱,甚至成了少年儿童上学路上的不二选择。
      离开故乡二十多年,我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稷山饼子?不论在什么地方,也不论是哪里人,只要你掌握了稷山饼子的制作技术,就可以挂出“稷山饼子”的招牌开门营业。从上世纪80年代起,凭着打饼子这门手艺走南闯北、创业致富的稷山人难以数计,是他们用一技之长撑起了一个家,也使“稷山饼子”的招牌走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稷山板枣

      稷山板枣呈扁圆形、上大下小,生吃熟吃皆可,晾晒后的干枣口味更佳。挂在树上自然成熟的糖芯枣,绵软甜香,维生素、矿物质含量和药用价值均达到峰值,乃枣中上品。
      “桃三杏四梨五年,枣儿当年就还钱。”这是我小时候最早学会的一句“枣儿谣”。枣树易成活、挂果早,它并不像桃杏李那样,三四五年后才结果,而是当年就给主人有回报。
      那一年父亲在院子里移栽了一棵长势良好的枣树苗,第一年秋天栽种好,第二年秋天就结了枣。尽管只有三五颗,父亲还是一边围着枣树来回地看,一边抽着他的旱烟笑盈盈地对母亲说:“以后看到别人家孩子吃枣,咱娃就不再眼馋了。”父亲话语间流露出的爱子之情,顷刻间盈溢在我的心头!
      枣树醒得晚、发芽迟,在麦子成熟的季节,不争春的枣花才会三五成群地点缀在每片叶子的根部:五角星构成的小花瓣围着两个黄绿色的同心圆,走在骄阳下的枣园里,一股香甜的气流会不时地窜进你的鼻孔里,那便是枣花的味道。
      “七月十五花红枣,八月十五枣打了”。这是熟知枣树生长规律的稷山人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八月十五中秋节来临的时候,漫山遍野的稷山枣都晾晒到了农家人的院子里。青枣加工成的蜜枣渗入蔗糖的绵甜;红枣腌制后的酒枣散发出白酒的清香。这两种特制的枣口味独特,是枣产品的升级版,是枣文化的姊妹篇。
      每年端午节,用芦苇叶子包上一把糯米,再裹进几颗大红枣蒸出来的粽子,是其他任何口味的粽子都无法替代的。逢年过节的喜庆时刻,用小麦面做成的花馍,只有捏上几颗红枣,才会增色添彩有灵气,那才叫地道。
      稷山板枣栽植了上千年的历史,主产区也就是稷峰镇的陶梁、姚村和化峪镇的胡家庄、东段一带。是这里特有的土质、水分、气候等自然条件给板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优良的品种和特有的土壤成就了“稷山板枣”,使其名扬天下,成为历代皇室之“贡品”。
      如果没有板枣这个品种,或板枣离开了这一方水土,那时的“枣”,就不是这个枣了。稷山板枣已注册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入选中国农业品牌目录,枣乡儿女已对枣叶茶开始研制开发。因稷而生的后稷故里也一定会因枣而兴,在新时期焕发出新的生机。
      麻花饼子鸡蛋板枣,历经千年岁月的淬炼,既是历史到现代的传承,也是传统与时尚的融合。不久的将来,稷山四宝——一颗颗璀璨的明珠将在长城内外大放异彩,到那时我会自豪地说一声:那是我家乡稷山的特产。

    郭云良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18期

    • 第2024-10-15期

    • 第2024-10-11期

    • 第2024-09-27期

    • 第2024-09-24期

    • 第2024-09-13期

    • 第2024-09-10期

    • 第2024-09-06期

    • 第2024-09-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