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了充分发挥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作用,今年9月,山西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学院研究员雷锦霞、副研究员侯向娟和吴俊华、助理研究员南洋等人组成“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模式研究”调研团队赴定襄县季庄镇横山村开展调研。
据横山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技术负责人、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岳培荣介绍,四年来,示范村建设充分发挥山西农业大学在农业领域的人才科技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具有农大特色的横山“校地合作共创五大振兴”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共建模式,重点开展了特色产业示范带动、农业技术培训、基层党组织建设和乡风文化挖掘等方面工作。
调研期间,调研团队与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进行深入座谈,详细了解横山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乡村产业发展竞争力、农民增收和村集体经济建设等情况。
同时,调研团队走村入户,调研了农业生产经营合作社、种植养殖大户、小农户等人员对山西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工作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征集其建设性意见和改善建议。
通过充分调研,调研团队对横山村未来发展目标,提出校地共建乡村振兴的路径。一是围绕“绿色横山、和谐横山、智慧横山、美丽横山”的建设目标,全面推行示范村共建工作;二是以“党建+”工作模式,实施校地支部共建,推动党群建设与农村经济融合发展;三是以“乡风文明+乡土文化”为切入点,结合农大组织宣传优势,打造横山村特色文化名片,提升乡村旅游价值;四是依托农大技术资源、人才资源优势,建立以西瓜、甜瓜、玉米、谷子、高粱等产业为主导,辣椒、糯玉米、养殖等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五是校地合作共同探索“经营规模化、生产专业化、服务组织化、资源市场化”农村集体经济运行模式,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