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和顺县义兴镇:聚人气 凝合力 乡村振兴有底气

  美丽乡村激活“美丽经济”,旺盛人气成就振兴底气。近年来,和顺县义兴镇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抓手,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为突破口,形成了集聚人气的好环境、好阵地、好产业、好风尚,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建设聚人气的好环境

  绿水绕着青山走,村容村貌焕新颜。近年来,义兴镇着力建设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形成了近悦远来的生动局面。截至目前,全镇已投入200万元完成井玉沟村美丽乡村建设,投入565.7万元设施用于会里村红色文旅产业项目,投资413.84万元用于西垴村雨水污水池、井、街道硬化等基础设施项目工程……全面提升村容村貌。同时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五有”长效机制,每月开展常态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幸福感和归属感。

打造聚人气的好阵地

  乘着“千万工程”的东风,义兴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乡村治理能力。该镇刘家窑村党支部以创建“一堡垒五中心”示范村为契机,以便民高效为宗旨,对党群服务中心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实现了“中心大门天天开,群众有事随时来”,真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村民刘喜昌高兴地说:“我80岁了,孩子们又不在身边,但办理高龄补贴认证很方便,直接在村委会就办好了,老年人的生活真幸福。”
  “我们将挥‘千万工程’之笔,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关键一招’,既紧跟群众需求,又顺应时代发展,搭好镇村‘连心桥’,把党建活力转化为乡村振兴动力。”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锐军对记者说。

培育聚人气的好产业

  安居乐业是群众的朴素愿望。如何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经济,以产业兴旺带动人气聚集?义兴镇针对各村资源禀赋不同,人文环境各异,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井玉沟与周边长沟、九京等村联合建成蔬菜大棚100多个,村集体年均增收8万元,构建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团壁村驻村工作队积极利用“互联网+”搭建销售平台,帮助本村黄花菜产品走出乡村;黄狮垴、白珍等村相继实现土地入市,在全镇形成以光伏发电、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物流服务多产融合发展道路。

弘扬聚人气的好风尚

  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打造美丽乡村、美丽经济的同时,也在不断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义兴镇挖掘乡村文化,传承乡风文明,持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美丽乡村注入了美丽灵魂。该镇一方面对文化历史悠久、风貌独特的特色资源类乡村,统筹兼顾保护、利用与开发,焕发新活力,如会里村依托红色文化,讲好秦赖支队故事,充分挖掘红色资源的内涵和魅力,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另一方面对产业支撑较强、集体经济实力雄厚的乡村,坚持高点定位,全面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团壁村制定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治,对维护基层社会公序良俗起到了积极作用。
  人气旺,事业兴。目前,义兴镇43个行政村均配备到村任职大学生一名,不断激励各类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持续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本报记者柳飞 通讯员卢宏伟 徐冉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11-05期

  • 第2024-11-01期

  • 第2024-10-29期

  • 第2024-10-25期

  • 第2024-10-22期

  • 第2024-10-18期

  • 第2024-10-15期

  • 第2024-10-11期

  • 第2024-09-27期

  • 第2024-09-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