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金建强)同坐一堂,落实国家生猪稳产保供和饲用豆粕减量替代要求,推广生猪产能调控和饲用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同题共答,切实解决生猪养殖企业生产中存在的实践难题。11月8日,全省生猪产能调控能力提升暨豆粕减量替代技术培训班在太原举办。
此次培训班,由省农业农村厅、山西农业大学共同主办,省农业农村厅畜牧兽医局、省畜牧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省现代农业猪产业技术体系承办。全省生猪产业链上的省级专家、省市相关部门负责人、规模养猪场代表近200余人参加培训。
做好产能调控、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当前养好猪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取真经、练真功,培训班紧紧围绕“产能调控提能力、降本增效促升级”,立足生猪产能调控能力提升、生猪重要疫病防控、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与营养调控三个话题,采用报告引导,嘉宾与企业代表直接对话的方式进行。
家育种业集团IT产品总监、PIC亚太区域技术服务总监、牧原集团区域营养总监应邀分别作了《通过数字化手段提升生猪PSY》《猪场传染病控制策略》《牧原集团低豆日粮应用实践》的引导报告,山西农业大学、省现代农业猪产业技术体系等单位的10位专家上台,与长荣科技、凯永集团、锦绣大象、荷澜育种、南山百世食安等省内知名生猪养殖企业的12位代表进行了现场互动,就企业当前面临的问题、难题当面作答、当场解惑。
从培训班上获悉,根据新修订的山西省生猪产能调控实施方案,“十四五”后期,我省能繁母猪正常保有量要稳定在60万头左右,最低保有量不低于51万头,全省规模猪场(户)数量总体稳定在3500个以上。到2025年,我省将力争建成一批高水平的动物疫病净化场。2018年以来,农业农村部着手推进豆粕减量替代工作,2023年发布了饲用豆粕减量替代三年行动方案。我省积极开展饲用豆粕减量替代工作,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此次培训以面对面提出问题、解答问题的方式举行,既有先进技术的交流,也有成功经验的分享,更有生产难题的研讨,对切实解决生猪和饲料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产业降本增效,加快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