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吕彩英:“头雁”女将拓市场 娄烦杂粮美名扬

  受太原市杏花岭区巨轮街道办事处中车社区的邀请,山西大嫂楼烦特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吕彩英带领员工,在2月11日农历正月十四这天,备好娄烦特色杂粮美食走进中车国际广场,参加蛇年庆元宵农产品展销活动,引得社区居民对“三晋大嫂”品牌系列杂粮美食的连连称赞。
  “仅仅一个上午,我们带来的小米、莜面、豆面、荞面以及杂粮面馒头、土豆磨擦擦、油糕等‘三晋大嫂’纯天然绿色杂粮食品就被社区居民抢购一空。”吕彩英欣喜地告诉记者。
  今年60岁的娄烦县静游镇上龙泉村村民吕彩英,可谓女中豪杰。说起自己的创业历程,她脸上总是浮现出一副农村人特有的朴实笑容,淡淡地说:“娄烦是个生态优良的好地方,我只是把家乡的土特产原汁原味地带到市民餐桌上,让大家吃得健康,感受来自娄烦乡村的生态本味。”
  从1992年以来,吕彩英一直在商海中劈波斩浪,无论身在何处,始终无法忘怀家乡纯天然的健康杂粮美食。为了从城市反哺农村到农民回馈市民,让市民吃上纯朴健康的乡村美食,吕彩英多方筹集资金,终于在省城成立了山西大嫂楼烦特产食品有限公司,从2019年创办到2021年正式挂牌到2024年全面发展,短短的五年时间就把娄烦当地美食走上了市民的餐桌。从此“三晋大嫂”成为吕彩英的代名词。
  说起吕彩英打造“三晋大嫂”品牌形象的点点滴滴,山西大嫂楼烦特产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建岗赞叹有加:“吕经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把控,近乎严苛。为了公司所有销售加工产品均出自生态独特的山水娄烦,达到无污染、零添加、纯手工、绿色营养、口感独特,彰显楼烦古国地方文化特色的目标,她采取‘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的方式建立近万亩小杂粮种植基地,并要求品种选择、有机旱作种植、病虫害生物防治、收割、贮藏等各环节,全部参照有机产品标准执行,产出的原粮就地进入公司自己的加工厂生产,确保‘三晋大嫂’品牌食品品质独特、质量上乘。”
  近年来,公司不断加大对娄烦地方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推广和文化宣传力度,通过产品展示、门店体验、市场直销、代言活动、参加展销会、深入社区讲述娄烦故事等多种方式,在省城举办宣传展示活动75场次,以“三晋大嫂”品牌为代表的娄烦杂粮特产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省城居民所认可。公司因此获得第十一届山西省科普惠农特色优质农产品展销会暨首届“太原好货”供销年货节上“百姓最喜爱的农产品”,以及“山西十大农产品品牌”等多项荣誉称号。
  “所有这些努力,都是奔着‘为耕者架桥推动消费帮扶,为食者谋福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去奋斗的。”李建岗动情地总结道。
  谈及2025年的打算,吕彩英表示:“通过参加2023年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加工班培训,拓宽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企业管理水平。今年,一是准备把公司在太原市的门店逐步改造成24小时营业的人工智能售卖方式,不仅可以节约运营成本,而且能极大地提升市民的消费体验,提升‘三晋大嫂’店面的服务水平。二是希望在导师们的帮助下,与山西农大相关院所专家团队联合开发杂粮功能食品,进一步扩大产品附加值,并在多渠道宣传推介加持下,真正把娄烦‘特’‘优’农产品叫响叫红。”
  “头雁”学员跟踪服务导师、山西农业大学植保学院韩鹏杰研究员向吕彩英提出:“咱们公司围绕有机旱作农业种植小杂粮、开发小杂粮主食产品的路子是正确的。依托娄烦县绿色无污染的生态资源禀赋,结合山西农大相关院所培育的优质小杂粮品种,精心培育高品质小杂粮基地,用品质打开市场、拓展销路,十分契合我省农业‘特’‘优’战略。但是好酒也怕巷子深,咱们公司的短板是亟须把品牌宣传出去、把市场打开,进而吸引社会资源参与联动,推动优质小杂粮+社会资本+市场营销的‘核聚变’,促使‘三晋大嫂’杂粮食品的市场‘核裂变’。”

本报记者白慧磊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07期

  • 第2025-01-24期

  • 第2025-01-21期

  • 第2025-01-17期

  • 第2025-01-14期

  • 第2025-01-10期

  • 第2025-01-07期

  • 第2024-12-31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