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过培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千万工程’带来的乡村巨变和现代农业的无限可能,也看到了我们在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方面的差距。”为加强年轻干部培养,高平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组织储备的8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从炎帝故里、长平之战发生地山西高平到越韵吴风、红船绿城浙江嘉兴充电蓄能,个性化定制的培训课程让学员受益匪浅。
近年来,为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高平市多措并举健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为年轻干部成长成才“铺轨提速”。
拓宽选人视野,筛选出“好苗子”。高平市持续加强年轻干部队伍分析研判,多种方式发现识别优秀年轻干部。扎实开展“组织工作春季大调研”“干部专项调研”,由单位推荐、组织识别掌握一批年轻干部;加强常态化了解,通过分片包联单位制度,经常性、近距离鉴定年轻干部表现;创新识别办法,立足换届需要,进行公开测试,90名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通过多种方式掌握的年轻干部被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库”中,进行跟踪培养,结合一贯表现和实绩情况,动态调整成熟度,做好进出库管理,积蓄年轻干部的“一池活水”。
培养年轻干部,为雏苗“施好肥”。开展专项培训,举办年轻干部主体培训班,丰富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处级干部专题授课,邀请专家进行拔高提升,让80余名乡镇副职储备干部到“千万工程”第一线汲取经验,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加强实践锻炼,出台《高平市乡村振兴新生代综合培养方案(20242026)》,530名新生代年轻干部在基层一线干事历练,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专项历练,百余名干部参与重点工作、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工作专班,让年轻干部到市委巡察、信访维稳、乡村振兴等重大斗争一线历练,为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固根壮苗”。
大胆使用干部,让好苗“进森林”。树牢“三重三看三优先”选人用人导向,破除“四唯”倾向,不拘一格使用优秀年轻干部。做好动议分析,利用好优秀年轻干部库,坚持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大胆使用勇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善接烫山芋的年轻干部,让经过烈火淬炼的“好钢”用在“刀刃”上,2020年10月以来,78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进入领导岗位,其中90后干部46名,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有了施展身手的平台,把优秀年轻干部从组织呵护的“温室”移植到更加广阔的“森林”。
下一步,高平市委将持续加强年轻干部管理,通过专项培训、实践锻炼等方式让年轻干部扎根基层、开枝散叶,为高平发展培养更多栋梁之材。 (史超 冯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