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膜的推广应用为农业的增产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地膜使用年限的增加,地膜回收不及时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科学、及时地回收残膜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措施。现就残膜回收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回收时间及方法
在当季作物生育后期、休耕期及翌年播种前适时进行回收。根据作物类型、区域特点、种植方式和生产规模采用人工捡拾、机械回收及人工捡拾+机械回收的技术方法。
残膜捡拾
鼓励采用适时揭膜技术,并宜在土壤温润时进行揭膜。揭膜前应对地膜覆盖面的秸秆、残茬进行适当清除,确保捡拾时地膜可以顺利揭起、回收。在地膜覆盖面积较少的区域,建议采用人工捡拾的方式;在土地平整或覆膜面积相对集中的区域,建议采用机械捡拾方式。在机械捡拾后应由人工对农田中遗留的地膜和田边地头进行补充捡拾。
残膜收集
收膜过程中注意除去表面杂质(石子、根茬、泥土等),以便后期加工再利用。不得在农田或其他农业用地随意弃置、掩埋和焚烧。田间暂存时应采取防吹散措施,收集装车过程中应避免收集的残膜漏撒。地膜当季整体回收率应达90%以上。
运输、贮存
切勿长期将回收地膜堆放在田间地头,应集中转运,运输过程中不得与易燃、易爆或腐蚀性物质混合运输,运输过程中建议打包完整或采用封闭的运输工具,防止漏撒。贮存场所应在封闭或半封闭的环境中,并设有防火、防风、防雨、防晒、防扬散、防渗漏等措施,避免露天堆放。地膜应经捆扎、打包后堆放,防止再次污染周边环境。存放地膜的上面不宜堆放其他东西,以免重压导致农膜相互粘连。
二、处置再利用途径
高效再利用技术要求
农田残膜处置再利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塑料回收与再生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试行)》的要求执行,采取节水、节能、高效、环保的方法和设备。回收后的残膜可以用来生产大棚骨架、井盖、下水管道、滴灌带、塑料凳等产品。
残膜高效利用方法
可以加工成塑料颗粒,通过除杂、清洗、干燥、粉碎、挤压成型、切割造粒等流程用来生产其他塑料制品。或通过专用设备燃烧,产生的能量用于发电、供热等。
京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