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综合新闻

大同市:不误农时 春耕备耕有序推进

  本报讯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大同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农民们开始了新一年的春耕备耕工作,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不误农时,不负春光”,农民们在春天里忙碌着翻耕整地,为新一季的种植做好准备。
  3月11日,在大同市云冈区山西同生润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器的轰鸣声奏响春耕序曲,工人们加班加点忙碌地生产着春耕急需的有机肥料;在位于阳高县的山西农资集团有限公司晋北分公司,尿素、复合肥、除草剂等有序堆放,大小货车整齐排列,叉车高效穿梭,装车现场忙而不乱,一袋袋肥料被运往各村农资站,奔赴田间地头;在阳高县牧友恒泰草业有限公司,几十台各种类型的农机具,已经检修完毕,今年将首次使用AI智能灌溉系统,提高效能……为全力打好农业生产“主动仗”,确保粮食生产“开门稳”,大同全市上下积极行动,抢抓农时,全面开展春耕备耕工作。
  春耕之前,选种备种是关键。大同的农人们根据往年的种植经验和市场需求,精心挑选适合本地土壤和气候的种子。在种子公司、农资店,农民们络绎不绝,只为选购到最优质的种子。
  “从去年11月,我们就开始准备2025年的春耕备耕工作,”阳高县新晋丰薄膜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欣说,“厂内6台机组开足马力运转,到今年4月底,可保证周边40万亩农田的需求。”全市各农资公司认真分析春季农业生产形势,深入调研,及时摸清当地种植结构变化,为精准供应农资提供依据,加紧生产保障供应,积极开展化肥、种子、地膜等农资储备工作。实施“绿色农资”升级行动,积极推广水溶肥、有机肥、配方肥、微生物肥和低毒低残留农药及生物农药等环保优质农资,推广喷微灌、滴灌水肥一体化节水技术和配方施肥等绿色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服务,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在农机供应方面,大同市及早下达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全力确保农机供应数量充足。按照“选用好机、备足农机、把机用好”总体思路,全市已下达中央、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506万元,积极开展农机春耕备耕专项行动,计划投入春季生产农机具3.34万台,目前已检修农机具8700台,投入使用3500台,培训农机手、修理工1218人。在农资供应方面,各级农业部门密切关注,确保价格平稳、货源充足。全年化肥、种子、地膜用量预计分别达22.8万吨、3.4万吨、0.76万吨,全市9家农资生产企业加紧生产保障供应,112家农资经营门店积极进货备货。目前,已完成需求量82%以上的储备工作。同时,农业执法部门积极开展农资打假专项行动,严格把控农资质量安全关。
  此外,各部门凝聚合力,筑牢农技、防灾、控病防线。各级涉农部门联动,利用去冬今春农闲时间,组织全市1207名农技人员开展进村入户技术服务,包县包村包主体,到村到户到田头,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全覆盖开展农技服务宣讲政策,到目前共培训160场次9710人次,针对雨雪降温天气开展技术服务指导60人次,及时发现和解决困难问题15件。气象、农业、应急等部门联动,综合分析研判气象变化趋势,发布灾害天气应对防范预警15次,督促落实灾害防范应对工作。同时,各县区分区域、分作物、分阶段细化病虫害防治措施,提前做好药剂药械以及作业准备,大力推广种子包衣、高巧拌种等病虫害防治技术,确保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马静波 宋佳烨)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3-11期

  • 第2025-03-07期

  • 第2025-03-04期

  • 第2025-02-28期

  • 第2025-02-25期

  • 第2025-02-21期

  • 第2025-02-18期

  • 第2025-02-14期

  • 第2025-02-11期

  • 第2025-02-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